福建:09年高考投档改革 首次尝试平行志愿——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福建:09年高考投档改革 首次尝试平行志愿
2009年02月20日 18:01 来源:东南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今年福建省高招志愿投档方式有重大改革,将从以往“志愿优先”模式首次改成“分数优先”的平行志愿模式。昨日举行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传出上述消息。会上还透露另一个重大利好:我省高招计划预计比去年增长5.9%,高于全国4%的增长水平。2008年与2007年我省高招录取率都在60%左右,由于今年我省高考报名人数同比下降7.8%,比去年减少24315人。据此推算,今年我省高招录取率也将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此外,我省还将在国家示范性高职开展自主招生试点。目前我省有三所国家示范性高职,具体是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过去是志愿优先 现在是分数优先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教育部去年鼓励各省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方式改革。今年我省将根据教育部要求,推行“平行志愿”的志愿填报模式。同时,今年我省还将实现考生网上报名和网上填报志愿。

  他说,所谓“平行志愿”,其实指的是“分数优先”。比如,高招录取时,首先对全省考生按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考生小A分数最高,他在本科一批中填报清华、北大、复旦三所平行院校志愿。这三所平行院校志愿之间没有分数级差。对小A进行录取投档时,顺序检索他所填报的这三所“平行志愿”院校,被检索的志愿中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例如清华,即向该院校投档。这体现“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

  该负责人表示,“平行志愿”和过去的区别在于,过去是志愿优先———考生只能填报一个第一志愿(如北大),如果第一志愿落选,即使他的分数达到或远远高于第二志愿所报学校(如复旦)的录取线,也只有在(复旦)第一志愿没有招满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录取。因此,平行志愿的一个好处是减少考生二志愿落榜的风险,对高分考生比较有利。即一些高分考生如一志愿没有被录取,可以在平行的第二、第三志愿录取时找到适合的院校。

  平行志愿其实也有风险

  另有相关人士介绍,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近年来我省高招录取的参考志愿和征求志愿一直就实行平行志愿,只是第一志愿没有实行而已,主要是考虑到平行志愿也有风险。高校在录取时有许多因素要考虑,比如是否服从专业调剂,身体条件是否符合。这就存在着一个考生被学校提档又被退档的风险。在过去,如果考生志愿填报合理并且有梯度,被退档考生有机会进入二志愿院校学习。但在平行志愿中,如果一个考生被学校提档又被退档,这个考生填报的其他志愿很可能作废。

  在昨日的采访中,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实行平行志愿仍然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目前有关平行志愿投档的具体改革方案正在研讨中。具体方案在3月底报省招委会讨论通过后,将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据了解,目前我省比较倾向于第一志愿可报考三所院校的完全平行志愿投档方式。

  相关链接:平行志愿有三种模式

  目前,全国有一些省市实行平行志愿,有三种模式:完全平行志愿,混合模式,批次中的批次。

  “完全平行志愿”,以上海为代表,是比较彻底的平行志愿,特点是每个批次(本科批、高职高专批)都有平行志愿,而且每个批次中的每个志愿都是平行志愿。

  “混合模式”,以北京为代表,是一种不彻底的平行志愿,特点是部分批次中有平行志愿,或者有平行志愿的批次中的第一志愿不是平行志愿。

  “批次中的批次”,以天津、辽宁为代表,是更为不彻底的平行志愿,同批次中的学校又被分为A、B两个批次。这个模式相对繁琐。

  各方反应:边缘考生机会少了

  “此次政策的调整,可能会让高分段的考生在报考名牌大学时更有信心去冲一冲。高分考生落榜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了。”昨日,福州多所一类校的校长们表示。

  也有老师对新政有顾虑。因为对边缘考生或成绩中等的学生来说,平行志愿不一定能帮助他们进入更好的学校。比如,北大和清华在福建招生总人数为100名。过去,在全省排位前100名的边缘考生,也有可能被北大和清华录取。但实行平行志愿后,他们未必有这种机会。

  省内高校生源或更稳定

  省内几所高校招办负责人认为,实行平行志愿,很多中等或中上程度的学生为保险起见,可能会更愿意选择招生计划数多的本省“招生大户”。省内高校有望录取到更稳定的生源。(来源:海峡都市报 叶琦)

【编辑:朱博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