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竞逐"村官硕士班" 光有一腔热情还不够——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考生竞逐"村官硕士班" 光有一腔热情还不够
2009年04月28日 10:27 来源:浙江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农业推广硕士”——3月,当华思伟在浙大校网上看到浙大研究生院公布的这个硕士新专业时,自己已经上交了第一轮的考研志愿。

  不过,这个培养“农业技术推广、农村发展、涉农企业和管理部门的应用型人才”的专业,还是让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华思伟发现,与注重学术研究的专业不同,这个专门针对农村工作设置的专业硕士学位,课程除了有“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与农村发展政策” 外,还包括了像“村干部领导艺术”、“村级财务管理”、“农产品物流”这样应用性很强的特色内容,而培养方式采取的是理论学习、社会实践、挂职锻炼等相结合的方式。

  这样的课程,乍一看,很像是在全方位培训一名“村官”。而负责这个专业开设的浙大管理学院博导卫龙宝教授,则喜欢把这个班形象地称为“村官硕士班”。

  正是这个“村官”的概念,让这名来自河南信阳农村的大学生改变了原来报考“旅游管理”专业的志愿,成为“农业推广”专业第一批报名者。

  “这两年,国家在三农问题上推出了那么多政策,对于未来从事农业工作的人来说,这肯定是一个机会。”华思伟本科时的一个同学,现在做的是农业外贸,前两天打电话时和他聊起自己的工作,感觉农业外贸绝对是一个充满机会的产业,目前的潜力还远未开发,这个信息再一次让华思伟感到振奋。

  4月,华思伟如愿成为了“农村推广”专业第一批24名研究生中的一员。不过,当华思伟把自己考上一个“村官硕士班”的消息告诉远在河南的父母时,两位当了一辈子农民的父母急得直跺脚——好容易让儿子读了一个英语系的本科,以为走上了“洋路”,没想到转了一圈又要回农村当村官了!

  “我和他们在电话里解释了半天,学这个专业并不是说以后就是回村里当村长,而是做管理工作的,不过,他们似乎并不是很理解。”但是有一点很关键的内容,华思伟说动了二老。“我对他们说,像我们老家,现在的老百姓生活为什么富不起来,为什么村干部和农民之间没有沟通,村办企业办一个倒一个,就是因为没有管理,村干部的素质提不上去,我学这个专业,就是为了学真本事回来带大家致富的。”

  “因为新专业批复下来时,已经过了每一轮学生填报志愿的时间,所以学校只能通知考生进行二次选择。”负责“农业推广”专业的老师告诉记者,第一年新设的专业,又是填报志愿以后改填,还是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专业,原来还担心招不满学生,但是结果最后报名的人数有40人,而且都是分数相当高的考生。

  对一个涉及农业专业的热捧,折射出大学生对农村工作的关注。记者后来在对几位报考的学生进行采访时发现,这些学生许多都是来自于农村,选择这个专业的方向很明确,就是准备回农村有一番作为的。

  而能把“村官”的工作进行专业化培养,对于许多像华思伟这样想致力于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找到了一条快速成长的通道。

  志在农村,光有一腔热情还不够

  “如果简单地认为大学生素质好,就可以把村官当好,这就太低估‘村官’这份工作了”

  作为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的院长,黄祖辉从2006年国家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开始,就一直在关注大学生在农村工作的实际情况。

  “与大多数的村干部相比,大学生的素质应该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大学生村官却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黄祖辉告诉记者,很多大学生初到农村时,对农村的情况一点都不了解,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学习,那种感觉“就像被扔进河里学游泳”。

  根据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对“大学生村官”的一份调查显示,有34%的村民对“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表现不太满意,认为实践能力欠缺;有 72%的大学生则认为自己一直没有找到发挥作用的载体和平台,所学知识用不上;而有57%的村干部认为应该教育引导大学生掌握农村工作方法,培养他们与农民的沟通能力及如何推进农村经济、文化建设的技能。

  “如果简单的认为大学生素质好,就可以把村官当好,这就太低估‘村官’这份工作了。在这个小小的社会单元里,涉及的内容五花八门,如果对农村情况不了解,大学生是很难‘让理解照进现实’的。”黄祖辉说。

  去年回自己老家当村官的浙大毕业生王月,如今已经在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幸福乡蒋坝村工作了10个月,对于村官这份工作,王月有了很多切身体会。

  虽然是回老家工作,没有语言的障碍,交往的也是自己熟悉的村民,但是王月还是碰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比如最近村里在做征地工作,但是我之前对农村的土地政策一无所知,相关的政策自己还得先听村干部解释一遍,工作起来很吃力。”王月本科学的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一开始连财务报表也看不懂,村级财务实际上是村财务现教的。

  “对于那些志在农村的大学生生来说,如果仅有一腔热情,却缺乏最起码服务农村的基础知识,这样的服务只是空想。”浙大校领导表示。

  一年前,温总理曾勉励浙大学子“深入农村,了解国情,上好不可或缺的一课”。正因为基于这样的考虑,浙大在多种专业选择中特意增加了“农村推广”专业,用通过专业化建立长效机制,直面田野的方式,弥补大学生农村实践经验不足的弱势。

  或许有一天,这些人会像一颗种子

  让大学生在走出校门前,先认识一下占全国58%的土地面积和64%的人口的中国农村吧

  与一般的“科学硕士”学位不同,浙大此次开设的是“农业推广”是一个“专业硕士”学位,也就是说,在对这个学位的培养方案中,重点不是让学生进行学术研究,而是更偏重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此之前,我国高校中开设较多的专业硕士包括有法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会计硕士这样职业性很强的专业,而像浙大这样以“村官”为职业专门设置专业硕士,面向应届毕业生在省内尚属首例。

  据悉,今年国家一次性新增了5万个专业硕士的名额,而且首次面向应届毕业生招生(过去专业硕士都要求有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一系列调整,实际上是在传递一种信号,那就是国家对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浙大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应飚表示。

  在“农业推广”专业的课程设计中,记者发现许多课程内容都是针对现在农村的实际问题而设置的,比如说现在许多村镇都在进行新村规划,“村官硕士班”就会有关于村镇建设与规划的内容,告诉学生怎样的规划是符合农民需要的。

  “我们在调查新农村建设时发现,一些农村建起了带电梯的农民公寓,认为把房子建成与城里人一样就是在搞新农村建设了,实际上这样的房子,农民连农具都搬不进门。”卫龙宝表示,他希望大学生在学习了一些基本的知识后,可以帮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少走弯路,避免农民不必要的浪费。“这些知识,看起来只是一些理念性的东西,但却是在农村管理工作中需要大学生体现的。”

  在两年半的时间里,“村官硕士班”的学生将会有半年以上的时间,被安排到农村开展实践工作或进行挂职锻炼,让他们跟着村里的村官,像工商管理课程中“企业导师”的传授方式一样,手把手地学习怎样开展农村工作。

  “我们的设想是,实习的村子最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能够体现农村建设中不同问题,比如说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存在土地流转情况的,或是农村正在过渡为城镇化的,又有区域还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这种综合性比较强的村,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时接触到不同的情况。”不过,这样面面俱到的农村并不好找,卫龙宝目前初步比较中意的一个实践基地,是萧山的几个经济强村。

  “浙江农村的许多做法,在全国走在前列,把这个专业设在浙江,具有非常丰富的一手资料。”记者发现,在此次招入的24名学生当中,籍贯分布全国多个省份,或许有一天,这些人会像一颗种子,将浙江农村建设的先进经验带回自己的老家,生根发芽。

  上个月,王月回浙大汇报工作时,听说学校开设了这个“村官”硕士专业,“当时就觉得特别有意义,我也想明年去考这个专业。”

  除了在硕士专业对农村工作进行专业化探索之外,今年9月,浙大还将在本科专业中开设村官专业的辅修班,以满足大批本科生的就业需要。在正在完善的《浙江大学村官辅修专业培养方案》中,记者看到课程不仅包括农村社会学、农业与农村法规、农业经济与管理,还有像农产品储运与加工、农村电网规划、植物保护这样的选修课程。

  负责的老师说,到时全校所有专业的本科生,都可以申请辅修村官课,“在走出校门前,先认识一下占全国58%的土地面积和64%的人口的中国农村吧!”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