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二手房交易套数不降反升 或现"指标式繁荣"——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太原二手房交易套数不降反升 或现"指标式繁荣"

2010年07月05日 13:32 来源:山西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严厉新政的打压,致使国内一二线城市的二手房交易量迅速下滑,中介公司叫苦不迭。而二手房供应多年严重不足的省城,上半年的表现却是价涨量升。据中介公司介绍,省城二手房贷款率极低,市场受到政策影响较小,全年二手房的交易量和价格或与去年持平。

  上半年交易套数不降反升

  “漪汾小区一套50多平方米的两居房,竟然能卖到33万元,单价达到6100元/平方米,和这一片区的新房单价相差无几!”7月3日上午,漪汾街某中介门市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样高单价低总价的房子在门店挂牌不到一周后即成交。据该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称,卖家报价较高,本想留出一点议价空间,谁知这套房子的求购电话多达十几个,在挂牌的当天下午,就有两三个客户看房,并很快签了约。

  记者上周走访省城房产中介市场时发现,类似的成交故事比比皆是。省城多家中介公司负责人透露,省城老城区的二手房尤其是学区房,交易量在今年上半年的表现依然不错,全城二手房月均交易套数在500套左右,比去年同期月均交易量多出近百套。“今年上半年与去年上半年的市场环境不同,去年二手房交易有营业税优惠政策支持,而今年国家对二手房的政策却是抑制。”我爱我家房地产经纪公司的调研跟踪数据显示,今年1-5月,省城二手房交易量比去年同期上涨20%以上,交易套数达到2500余套,多数中介公司对自家上半年的业绩较为满意。“去年国家刺激商品房交易的系列政策,在今年的一季度有惯性作用。另外,去年商品房销售火爆,给购房者带来市场看好的信心。”安家房地产经纪公司副总经理赵伟华表示,今年4月出台的楼市调控政策对二手房交易量的影响不大,但近期二手房市场出现了明显的观望情绪。

  优质房源价格仍会看涨

  “二手房交易量上涨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房源供应过少。”我爱我家房地产经纪公司副总经理王斌表示,在一二线城市,二手房与新房的交易量比例基本持平,甚至是二手房交易量要远高于新房交易量。而省城二手房交易量不及新房交易量的三分之一,今年状况仍未发生实质性改变。最新数据显示,北京市6月28日二手房交易套数为598套,比省城6月全月的二手房交易套数还要多。供不应求,导致省城二手房房价继续上升。

  我爱我家的数据跟踪显示:去年上半年,省城二手房交易均价在4500元/平方米左右,今年达到了5500元/平方米以上。“新建商品房在新政出台后的表现是价挺量跌,二手房对政策反应相对平淡。”王斌认为,省城二手房的供需比在1:3左右,尽管新政出台后,刺激了二手房房源入市,但与强大的需求相比,少量供应的增加并未拉低二手房价格。“只要房主报价不要高得离谱,都能卖出去。”天缘地产门店接待员介绍,地理位置不错、物业管理成熟的二手房仍很抢手,尤其是商业、学区优势明显的房源奇货可居。漪汾街、青年路、双塔街、解放路、府东府西街、桃园路、五一路等闹市兼学区附近的六层砖混二手房,今年的价格达到5500-6500元/平方米。像迎泽家园、北美枫情等品质不错的二手房,单价已过万元。两家门店的工作人员明确表示,省城的二手房供应缺口在短期内补不上,长期来看价格还是看涨。

  “指标式繁荣”暗藏诸多问题

  “前几年,省城二手房的全年交易量保持在5000套左右。2009年,在营业税优惠政策的影响下破天荒地达到了6200套,今年交易量不会低于这个数。”一位房地产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称,根据统计局、相关调研机构出具的购房客户需求报告,超过六成的购房者钟意的户型为90平方米以下的两居房,与两居房供应不足的新建商品房相比,二手房市场的产品恰好能满足多数置业者的需求。

  天缘地产的工作人员称,省城市场上有两类二手房吃香,一种是5-10年房龄的二手房。此类房子物业管理、所处片区,经过数年发展都已趋于成熟。再加上楼盘品质、物业服务可圈可点,此类房子不经过中介公司即能在房主的熟人圈中消化掉。第二种就是地处繁华地区,紧邻名校或商业街附近的房改房、单位集资公房。这类房子的品质和社区环境一般,但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令此类房子的价格一涨再涨。有些购房者为了孩子就近入读名校,不惜重金在孩子上学前数年,购买学区房。“有上半年旺销的拉动,今年省城二手房交易量应该与去年持平。”数家房地产中介经纪公司的负责人表示,省城二手房市场正处于上升发展期,尽管上半年数据上的表现不错,但这种指标上“繁荣”却反应出市场发展缓慢、政策反应迟钝、各类产品供应比例失调、政府管理不到位、房地产金融不发达等诸多问题。(戎紫冰)

参与互动(0)
【编辑:林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