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步入政策观望期 调控面临“或松或紧”问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楼市步入政策观望期 调控面临“或松或紧”问题

2010年07月13日 10:11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国家统计局7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国房景气指数”比5月份小幅回落0.01点,延续了近几个月的回落势头,但是仍然在100临界点之上运行。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国房景气指数自从今年4月份下降以来,已经连续3个月小幅回落,意味着市场信心在此轮房地产宏观调控下有所下降,但是幅度并不大。”

  具体从分类指数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房屋施工面积分类指数都较上月有所回落,这表明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和开发更为谨慎。而本年资金来源的回落则表明,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压力也在增加。房款作为房地产开发商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市场成交量下降的背景下,卖房收入所得的减少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流带来了影响。有专家表示,政策效果有一定的滞后期,随着政策效果的不断显现,如果房市量跌价滞,将会对实力较小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带来更大的资金压力。

  国房景气指数的另一个分类指数,即土地开发面积分类指数为93.22,比5月份提高3.08点。对于这一指数的上升,业内人士认为,这与国土部不断加大对“囤地”的打击力度有一定的关系。在相关政策的约束下,迫使房地产开发企业按时开工。

  国房景气指数的持续回落,与当前房地产市场的表现也非常吻合。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下,当前的房地产市场仍然充满了“观望”氛围,房价虽然没有出现下滑的局面,但是房价涨幅趋缓已经非常明显。从另一组数据也可以看出,成交量下跌、房价涨幅趋缓是房市的一大特征。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比1-5月回落7.1个百分点。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4%,涨幅比5月份缩小1.0个百分点,并且环比出现下降。

  房市当前现状充分说明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已经得到遏制。也可以说,当前投机型需求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下受到了抑制。

  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长椿街附近的几家房地产中介,房地产经纪公司的殷先生告诉记者:“去年这时根本抢不到二手房,现在还有议价的空间。”作为最能反映真实需求的二手房市场,虽然北京市场目前价格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但是议价空间的存在,以及购房者对房源的关注度并没有下降,都告诉我们当前作为房市“风向标”的北京,其二手房市场已经出现价格松动的迹象,虽然购房需求仍不小,但是大多数潜在购房者都选择了“观望”。供需双方的角力仍在继续。

  “目前房地产市场呈现出量跌价滞的态势,再过一个季度左右房地产市场可能会面临全面调整,房价会有所下降,但下降到什么程度不好说。”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座谈会上的这番话,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房价下降的预期在市场也占据了主流。

  然而,房市的复杂性和敏感性,让一些人对今后房市的走势持有不同的看法。一位房地产中介人员告诉记者:“去年房价涨得太疯狂了,北京长椿街附近的一套两居室约60平方米、有20年房龄的二手房,价格涨了近3倍,从去年初的每平方米1万多元涨到现在的每平方米3万元。现在房价趋于稳定,估计不会降,而且将会在这个价位维持一段时间。”

  日前,也出现了有关“房市”是否影响地方经济增速的讨论,此前议论已久的“房产税”至今没有下文,由此也引发了下一步宏观调控政策的猜测。

  从已经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当前我国工业生产增速出现了下滑,投资有所回落,同时国内产能过剩的问题仍然存在,国际经济形势还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的影响虽然尚未显现,但是后期如何仍难以预料。在这种背景下,专家预计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速比一季度会有所回落,但是仍然会保持在10%以上的增速,但是三季度和四季度可能会继续有所回落。在这种背景下,房市调控面临着“或松或紧”的“两难问题”。

  基于这种预期,房市供需双方对下一步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极为关注。可以说,现在房市已经进入“政策观望期”,今后房市走势如何,更多地还要看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走向。记者 庞东梅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