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房地产新政绝非“百日维新”——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本轮房地产新政绝非“百日维新”

2010年07月14日 09:55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从4月1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至今,已近百日,整整89天了。此次号称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的“新国十条”能否贯彻执行到底?不仅牵动着股市和楼市投资者的神经,也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中国经济的未来方向。

  笔者认为,如果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局出发,则本轮房地产新政绝不是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而是一次意义深远的经济结构调整。当然,和历史上无数次伟大的改革一样,总会受到既得利益者的百般阻挠。

  细心的观察者早已发现,上周至今的房地产“旧政复辟”来得极其突然。7月11日,有媒体报道称:“记者独家获悉,6月底中央高层委托有关机构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进行楼市调研,并且征求民间研究机构意见,以此更真实地了解目前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带来的影响,防止楼市调控对经济造成误伤,为制定下一阶段楼市调控政策做准备。”

  文章还援引开发商的说辞:“中国的房地产业带动着相关56个上下游行业,房地产持续2个多月保持非常低的成交量,这对于国内经济的影响很大。各地土地交易不活跃,也使地方债务问题凸显,金融机构的风险迅速增加。”同时,文中某地产专业人士还如此评价央行和银监会出台不满百日的“双限双认”(即:限购、限贷和二套房认房又认贷)房产新政,提出:“如果严格执行该政策超过一年,与金融关系更密切的一、二线城市的住宅房价将可能出现超过30%的降幅,将对经济造成较大的误伤,影响极为深远。”

  显然,在部分既得利益者眼中:房产就是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就是房产,总是把经济增长的复杂模型归结为水泥和钢材的简单堆砌,好像中国经济除了房地产之外就没有别的出路。这不仅犯了机械唯物主义的简单错误,也是对中国人民智慧勤劳的莫大鄙视。事实上,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表明,中国民间蕴含着无比巨大生产能力,只是被产权、垄断、税费、交通、管制等各种制约因素牢牢地束缚着。而自2002年以来不断萎缩的土地供应和随之高涨的房产价格,绝非中国经济的助推器,而是制约生产力的一道枷锁!

  的确,信心比黄金更可贵,但恐惧却比瘟疫更可怕!如果说2008年之前房市高涨的动因是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前景喝彩,则2009年之后房地产飙涨的原因却只是对货币贬值的恐惧。当信心退却之际,正是对于未来通胀的恐惧,迫使着民间资金冲向房市、蔬菜和棉花。从这个意义上讲,本轮房地产新政承载着一个政府对本币币值的承诺,预示着管理层对于未来中国经济的信心。

  最近,胡锦涛同志在河南考察工作时再次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李克强同志在《求是》杂志上更是强调:我国已进入只有调整经济结构才能促进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推进结构调整是解决国内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根本举措。由此看来,中央调整经济结构和社会深层次矛盾的决心非常明确。本轮房地产新政绝非“百日维新”,在历史大势和价值规律面前,螳臂岂可挡车?张若斌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