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房租暴涨:真实还是谎言?——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深圳房租暴涨:真实还是谎言?

2010年07月19日 07:54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最近深圳房租暴涨的话题牵动着人们的神经。有消息表示,深圳房租已经上涨10%以上,地段好的暴涨20%,有的地方甚至暴涨40%。一时间,各种说法满天飞,公众无所适从。

  对此,深圳有关部门明确表示,近期深圳租金上涨幅度属于正常水平,不存在暴涨问题。在这其中,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人为因素,中介充当了租金上涨的直接推手。

  深圳明确否认房租暴涨

  仿佛是一阵旋风,有关深圳房租上涨的话题转眼间火了。

  据深圳市出租屋综合管理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今年第二季度(4月到6月),深圳全市住宅租金均价为39元/平方米,环比上涨2.6%,同比上涨8.3%;商业类租金环比上涨3.2%,同比上涨26.7%;写字楼环比上涨4.5%,同比上涨24.3%;厂房类略有上扬,但变化不大。

  在这其中,既有涨幅很高的区域和楼盘,但也有租金下降的例子。据统计,各区中涨幅最大的福田区住宅租金均价为每平方米49元,环比上涨2%,同比上涨14%。豪宅波托菲诺纯水岸是全市租金涨幅最大的楼盘,环比上涨4.2%,月租高达每平方米90元;而宝安、龙岗的一些偏远区域由于金融危机造成的高空置率至今尚未完全消化,“涨租”不过是一种想象而已。如龙华富士康周边的农民房从去年上半年租金下调后仍然没有完全涨上来,近期听说富士康将大举内迁后,房东更是不敢轻言涨价。

  “媒体的报道大多着眼于少数片区的情况,不能说这样的报道有误,但这里面存在一个局部真实和整体真实的关系。”深圳市出租屋综合管理信息中心主任侯一兵说,按照他们的监测和判断,今年以来,深圳房屋租金属于恢复性上涨,租金上涨幅度属于正常水平,不存在暴涨问题。

  中介是房租上涨推手

  按照深圳市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综合管理办公室的分析,深圳住宅租金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逐步上涨,之前涨幅尚不明显,从6月份以来,涨势加速,成交量也明显放大。市场调查数据显示,全市住宅租金6月份均价上涨5%-8%。

  出现这种现象,有客观方面的原因:首先,国家新一轮楼市调控政策出台已经3个月,高房价虽然有所松动,但公众期待的普遍降价局面并未出现,市场观望气氛浓烈,短期放弃购房改为租房者群体扩大;加上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开始大批步入社会,到深圳的求职者不少,客观上增大了租赁需求。

  此外,深圳的房屋租售比严重失衡,与市场规律相悖。在前期的房价大涨过程中,租金并未同步上涨,在现阶段的房价下调预期并未出现的情况下,随着租赁需求的增大,房租上涨成为必然,属于补涨的性质。

  从人为因素来说,地产中介是租金上涨的直接推手。侯一兵说,他们监测发现,在萧条的市场环境下,中介的生存非常艰难,租赁市场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于是,忽悠房东,废弃老租约,从而带来大量的退租换租,以创造更多的交易次数而获取佣金,是很多中介的生存法则。而一些业主也跟风涨价,造成租金的普涨。

  此外,中介公司在一些热点区域为控制房源,力推“房屋银行”,也是造成租金普涨的原因。所谓“房屋银行”,就像市民去银行把闲钱存起来一样,业主也把手中空闲的房屋存入有代理权的中介公司的“房屋银行”,之后无论房屋闲置与否,每月都可以准时从房屋银行拿到固定的租金。“中介公司一旦在某个片区掌握了30%以上的房源,没有了竞争对手,就可以比较自由地操纵价格。”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说。

  应重视扶持房屋租赁市场

  深圳社科院城市营运中心主任高海燕说,长期以来,人们将主要的眼光都投到了新房和二手房交易市场了,但对租赁市场关注不够,更多的是将其交给市场自行解决。事实上,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房屋租赁市场的关注和监管,保留在突发事件面前的管理和干预权力。

  侯一兵认为,管理好房屋租赁市场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首先应当加强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给老百姓提供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政府也需要直接掌握一些房源,这样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干预房租价格,更好地保护承租人的利益。

  “从某种意义上说,长期偏低的租金水平逐渐提高是好事,是买房与租房市场趋于平衡的特征之一,也是房屋市场成熟的表征。”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说。

  杨红旭认为,在由销售市场、租赁市场、社会保障组成住房体系当中,销售市场发展过快,住房保障正奋起直追,而租赁市场则属于“被遗忘的角落”。接下来,政府必须扶持和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只有加快发展市场,才能让更为广泛的社会群体通过租赁解决“住有所居”的问题。(据新华社电)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