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留的两家钉子户(图)(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被遗留的两家钉子户(图)(2)

2010年07月19日 15:33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7年坚守

  究竟什么样的补偿条件才满意?记者问。

  “我也不知道,按国家的现行价格。”张长福说完又补充了一句:“现实一点吧。”

  2002年,开发商答应给他的拆迁款价格约为84万。“算下来一平方米才四千七八百块钱,我就没要。”张长福说,钱太少,土地面积也不对。他出示给记者一份1993年6月的农村宅基地发证审批表,上面所写房屋建筑面积为153.36平方米,落款是太阳宫规划办公室。“现在后盖的这些房都不算,我找过包工队量过,光二三十年的老房实际就有236平方米。这150平方米的数字少算了多少?”

  “2002年一套120平方米的三居,再加100万,我就走人。当时回迁房三居49万,两居35万。后来回迁的房也没了,拆迁的人就没再找过我。没想到一耗就是8年。”张长福的意思是,如果当时给150万就走人,可是对方“值一毛,才给三分、四分,就没答应。”

  今年两会,张长福成了最关心国家大事的热心公民。“从开幕到闭幕,开两会时候天天看电视里怎么说。今年不是说拆迁得按照国家规定补偿吗?用我的地,你得按买楼多少钱,给我多少钱。买楼三万五,得给三万五,买楼四万五,你得给四万五。”张长福说。

  “没有这个,怎么都没戏。”他搓着手,比划着数钱的样子。

  “我这钉子户的事儿,前两天央视都播了!我愿意跟乡里谈,当然愿意了。”不过,他对乡里领导的回答不满意。张长福坚持认为,是乡里让他成了全国知名的“钉子户”,这么多年搬不了,并非自己要了高价。

  “乡里说了,这两天来找我。”张长福说。

  7年印象

  7年间,与拆迁和噪音为伍,成了张长福生活中最平常的事情。

  2002年,看拆迁。

  张长福说,8年前拆迁办的人就来找他谈过。没谈拢,后来人家就“不搭理”他了。 在他的记忆中,当年的拆迁法院“裁决”了两家,“执行”了两家。

  “我亲眼见的,本家是一老太太,60多岁,被人架了出来。轰隆隆的铲车用大挠钩咣咣几下就把房顶砸了。老太太躺在地上哭:‘屋里的冰箱彩电,怎么也值个四五万块钱……’要说开发商还不错,夹着皮包现场掏钱,说‘给你八万’,老太太一听立马不哭了:‘那成’!自个儿从地上起来了。”

  隔了一会儿,他又说了一句:“我这儿,还不知道谁拆呢。”

  2005年,拿噪音费。

  “轰隆轰隆的水泥罐车就从门前过,当时几十上百口子人堵住施工的大门口。”作为“被骚扰”居民之一的张长福回忆说,“太吵,实在是没法睡觉。”

  2005年,UHN国际村三期工程开工,夜间轰鸣的施工噪音和通宵达旦的探照灯,成了困扰周边居民的两大祸源,并因与附近居民的纠纷而见诸媒体。最后每户居民拿到了60元噪声费。

  别人是一街之隔,而张长福是一墙之隔,实在无法忍受,张长福只好搬马路对面的地下室住去了。

参与互动(0)
【编辑:林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