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最牛违建服软承诺自拆 是否强拆须开会讨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广州最牛违建服软承诺自拆 是否强拆须开会讨论

2010年07月21日 16:12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宏达径26号业主诚信尽失

  工人欲入内自拆?

  城管放言不让进!

  今天,是二沙岛宏城花园违建别墅被勒令自拆的最后期限。但是,记者昨日现场看到,除宏达径26号仍在装修外,还有6栋岿然不动。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今日违建别墅不能自拆完毕,明天勾机将进场,违建部分将被分批强拆,其中号称“最牛”的宏达径26号原定于明日9时被整栋拆除。然而,一直傲慢对抗的宏达径26号业主态度发生了戏剧性变化。昨天下午仍在加紧装修,昨晚却突然服软———业主委托代理人主动联络媒体称:今日下午2时30分,该别墅将实施自拆,并邀请记者届时前往见证。

  今早,10多名施工工人想进入宏城花园宏达径26号施工,但是被城管拒绝入内。城管队员表示,担心工人们占据宏达径26号别墅,影响明日强制拆违。“一个月内都不见自拆,业主已经失去诚信,我们不敢再相信他”。越秀区城管执法局副局长韩海龙则表示,今天下午相关部门会召开会议讨论如何处理宏达径26号业主昨晚提出的自拆决定,并确定明日是否重新启动强拆。

  昨天下午的宏达径26号

  奋力抢建装修

  工人有恃无恐

  昨日下午,记者再次探访宏城花园宏达径26号别墅。仅一日不见,这栋整栋推倒重建的别墅发生了明显变化:装上了大铁门,加了锁,装好了一圈路灯,二楼和三楼阳台上,还摆上了几盆绿油油的盆栽。而所有的窗户上,都装好了窗帘。

  “真是太猖狂了!”进驻的城管队员介绍,所有这些都是19日晚上发生的事情。“工人是打着自拆的旗号进去的,他们说门口的电表电线露在外面有危险,需要在围墙上开孔建个电表箱。”但是,等昨早城管队员上班时却发现,别墅外已建起一堵围墙,围墙上已经装好了大铁门。

  据城管队员们介绍,部分施工人员是业主用车载进宏城花园的,部分是翻过珠江边的护栏进入别墅的,而有些人则一直住在别墅内,不出来。

  因为有了大铁门,昨日,现场施工的工人们变得有恃无恐,竟然丝毫不把前往执法的城管队员们放在眼里。

  “我们是城管,请你们把门打开!”昨日,五六名城管队员前往,再次试图叫开大门进入查看,但是始终没人理会。记者看到,四五个施工人员正忙着将一批木板搬进别墅一楼一间空房间里。面对记者的质疑,施工人员却表示是在自拆。有工人曾告诉记者,业主让他们继续开工装修,“包工头告诉我们,业主后台很硬,等风声一过,有办法将违建别墅搞成合法的,让我们尽管放心大胆做”。

  记者注意到,其他违建别墅的外墙上都被贴上越秀区城管执法分局和白云街道办联合发出的《关于督促自行拆除违法建设的通知》,而宏达径26号外面却唯独看不到这一份《通知》。城管队员介绍,《通知》已经被施工人员撕掉了。

  昨日记者看到,除宏达径26号仍在装修外,还有6栋岿然不动。据城管队员介绍,4栋正在自拆的违建别墅中,宏兴径17号的力度较大,不但拆除了违建的裙楼,还拆除了电梯井。而其它6栋别墅中,有的拆了一两天不知道为何突然停工,随后没有了动静。

  昨天晚上的宏达径26号

  业主突然服软

  承诺今天自拆

  昨日,有媒体提前曝光了《关于强制拆除二沙岛宏城花园违法建设的工作方案》,城管部门表示很震惊。越秀区城管执法分局相关负责人澄清称,昨日媒体报道的《关于强制拆除二沙岛宏城花园违法建设的工作方案》并非最终定稿,相关报道细节并不准确。

  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证实,如果今日违建别墅不能自拆完毕,从明日开始,宏城花园内宏达径1号、宏达径3号、宏达径8号、宏达径12号、宏达径22号、宏达径24号、宏达径26号、宏业径9号、宏业径11号、宏业径17号、宏兴径17号共11栋别墅的违建部分都将被强拆,其中宏达径26号将在明日9时被整栋拆除。该负责人还表示,为了确保能当天拆除宏达径26号违建别墅,将使用多台大型机械,“不会再给这栋整体重建的违建别墅任何机会”。而根据6月11日第一次强拆时市城管执法局负责人的说法,推倒重建的别墅,没有办理任何报建手续,将被全部拆除,并考虑通知房管部门取消其房产证。

  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从市长的两次震怒,到城管部门的“一个月自拆死命令”,再到新的二次强拆即将启动,昨日下午还傲慢无比的宏达径26号业主终于坐不住了。昨晚,该业主委托代理人向记者表示:今日下午2时30分,将对宏达径26号实施自拆,并邀请记者届时前往见证。“政府的整治决心这么大,我们没必要跟政府顶撞,愿意自拆!”

  最牛的违建宏达径26号在大限前夕声称自拆,那么,22日的二次强拆能否继续执行,明日自见分晓。

  记者 田恩祥

  实习生 邱月烨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