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再解住房“空置疑云” 调控高压态势难改——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中国官方再解住房“空置疑云” 调控高压态势难改

2010年08月05日 12: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北京8月5日电 题:中国官方再解住房空置疑云 调控高压态势难改

  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正在中国房地产泡沫争论如火如荼之际,近期某国内媒体报道国家电网调查显示中国有6500多万套房空置的消息更像一枚重磅炸弹,引发了一场“口水战”。在国家电网紧急辟谣之后,国家统计局周三也表示,目前,国内待售商品住房1亿平方米,估算待售商品房100万套左右。

  国家统计局4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末,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待售商品房1.918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4%;其中住宅1.064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0.2%。如果按照每套住房面积为100平方米来估算,全国1亿平方米的住宅待售面积,意味着大约有100万套的商品房待售。

  根据中国官方的权威数据,2009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商品住房竣工面积5.96亿平方米,盖了大约555万套住房,而销售商品住房8.6亿平方米,卖了804万套住房。这表明2009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处于供销两旺,且明显供不应求的态势。

  国家统计局称,国际上通用的房屋空置率指某一时点上所有空置房屋面积与全部房屋面积存量之比,所以不便用商品住房待售面积计算房屋空置率。准确的房屋空置率数据的获取,有待于全国住房普查或含有相应住房信息的人口普查。

  6500多万套“天量”空置房数据,无疑与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上投资、投机性购房比例高居不下有关。

  最近几年,随着房价的高涨,部分普通收入居民徘徊在购房门槛之外,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地,投资投机性购房比例较大。由于投资渠道狭窄,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居民储蓄性购房的现象,一部分人购房不租不售,只为保值增值。由于房价连年飞涨,房地产的投资功能被过度放大,住房成了投资赚钱的工具。

  中国房地产市场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普通商品住房供不应求、投资投机性购房等问题大量存在,是当前部分地区房地产市场房价过高的主要原因。

  今年4月以来,国务院、央行、国土资源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通过提高第二套住房首付门槛、部分地区商业银行暂停发放第三套住房贷款等措施,重拳遏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同时完善土地出让方式,加大保障性和普通商品房的土地供应,加快保障性住房供应。

  由于中国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在中国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住房供不应求恐怕将成为相当一段时期内的市场状态。因此,让住房回归其居住本性和功能,而非投资品,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遏制投机投资性投放不仅是本轮房地产调控的重点,也应成为中国楼市调控的常态。此外,遏制投资投机性购房,还要提高住房的持有成本,加快研究出台物业税或房地产税。(完)

参与互动(0)
【编辑:秦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