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房企数据存疑 统计价与市场价差距较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统计局:房企数据存疑 统计价与市场价差距较大

2010年08月25日 08:47 来源:国际金融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地方统计动态显示,上海部分企业在房地产调查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导致二手房统计数据与市场价格出现较大差距。而在此前,北京统计部门也曾表示北京房企存在统计不全面的问题。

  不久前,上海调查总队有针对性地抽取了在日常报表统计中存在问题的部分调查企业。 抽查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对价格统计工作不重视,人员不稳定;统计法制意识不强,不按要求上报报表;对统计指标口径理解不清,采价不准;未建立基层统计台账等几方面。目前,上海调查总队已针对上述问题责令调查企业进行整改,并对企业统计人员加强业务培训,进一步明确报表填报口径,从而规范企业基础工作。上海调查总队还将不定期地开展统计检查工作。

  数据矛盾问题在北京也同样存在。8月初北京发布的二手房价格统计数据曾遭舆论质疑。如占上述样本中权重较大的一家公司所报区间内二手住宅交易签约合同价格为11000元/平方米,而剩余所有样本所报同类价格为18000元/平方米至20000元/平方米。由此所得平均数值仅为13000多元/平方米。

  统计口径一直是统计部门未曾公开却应公开的信息。而对一些公众希望了解的重要数据,统计部门却表示无法统计或难度较大。此前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要计算出准确的商品房空置率很难”。新华社则发文质疑: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相关部门就引入了“空置面积”的统计指标,2003年有关部门承诺“改进房屋空置统计方法,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房屋空置率指标体系”。美国、欧盟等很早就开始定期发布住宅空置率的数据,这说明这个指标是可以统计出来的。建议结合全国人口普查,加紧完善楼市信息的统计和披露。随后,《人民日报》8月20日也发表评论《住房空置率不应成为“传说”》,直指消除“空置率谜团”,管理部门不能无所作为。本报记者 孙维晨 发自北京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