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应贯穿城建具体行动中——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宜居”应贯穿城建具体行动中

2010年10月08日 10:14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城市在给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其发展带来的同质化、空间不足、环境质量下降、道路交通拥堵等也越来越多地困扰着居住其间的市民。在昨天举行的上海世博会“和谐城市与宜居生活”主题论坛闭幕大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指出,城市化在加速推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快速进步的同时,也滋生了较为严重的城市病,引发了较严重的发展失调问题,给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巨大挑战。而大力推进宜居城市建设,是实现构建社会和谐、创造美好生活这一理想和追求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命题。

  城市环境体现人文特色

  近年来,对于城市规划的批评大多集中在“千城一面”,大规模的建设反而使得一座城市失去了原有的风格和特色。杭州近年来在国内外多项评比中被列为“宜居城市”的代表,杭州市副市长张建庭在谈及“宜居城市”建设的杭州经验时表示,一座城市的人居环境,应当展现城市特色与人文特色,而这正是城市的灵魂所在。“中国与西方的环境理念各具特色。欧洲文人自古就有漫步城市的传统,他们将城市作为思考的载体、平台,来演绎自然和人文的精品。而依山傍水、环境幽雅、视野开阔一直是中国人所追求的理想人居环境,因此人居环境建设需要从民族与地方特色出发,体现历史与现代的传承,自然与人类的和谐。”

  杭州城自古以来,有着被称为“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格局。张建庭指出,这是杭州在城市格局上,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最大特点。杭州旧城改造中,西湖的东面曾经出现了一些高楼,对西湖的整体景观产生了影响。“但是最近几年我们已经制订了一项专门规划,将在西湖的东面限制大楼的高度。以后杭州大楼的高度只会下降,不会再升高了。但这也不是一刀切的一排排整整齐齐的高楼,要做到高低错落,景观丰富,同时还不能影响西湖的景观。”张建庭说。

  “节地模式”带来畅通交通

  随着拥有私家车辆的人越来越多,日益拥堵的交通状况成了许多城市居民心头的烦恼。深圳市维时建筑与城市研究中心主任、董事局主席董国良指出,现在许多城市的模式是蔓延拥堵模式,表现在交通资源的利用率不足20%。户外空间供人自由活动的面积也不足20%,城市的资源利用达到了极端粗放的程度。

  目前正作为唯一的城市新模式在中国国家馆内展出的“节地畅通城市模式”是董国良的研究成果。他介绍说,“节地模式”的四要素,一是约占市区面积20%的地面道路上取消红绿灯,让汽车得以连续行驶,其结果是道路的通行能力是现在的5倍。二是约占市区面积40%的地面停车库,停车位的数量是现在城市的10倍。第三地面道路上方设盖板,盖板与地面停车库屋顶相连,形成了约占市区面积60%的架空平台,这个平台上面布置建筑物、平台花园和步行自行车。最后是约占地面积40%的花园,与上述的架空平台共同构成在市区面积100%的人的活动空间。市区绿化率高达60%。目前,长沙已经试验性地建成了一个四百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节地模式”街区,颇受市场青睐。

  社会保障建成“宜居城市”

  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又一大压力。据统计,世界人口已有十分之一迈入老龄。联合国192个成员国当中,有60多个国家老龄人口超过了人口总数的10%,预计到2050年,全球老龄化人口将达到20亿。因此,政府如何构建民生保障系统,关乎社会的稳定和城市和谐度的提升。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执委会副主任周汉民指出,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中,有三个关于社会保障的案例值得借鉴。其一是马德里案例中建立在普遍性、公正性和可持续性上的公共住宅政策。2008年,马德里社会保障性住房已占所有住房建设的60%,且在政策设计方面对年轻人、老年人和残疾人的不同需求作出不同的相关计划。印度艾哈迈德巴德案例对于解决城市贫民窟人口和随之而来的资源环境困难问题,提出了一项由政府每年提供款项,为贫民窟安居住所,改善设施,实现人人有房居住的“一揽子”计划,对于发展中国家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最后是巴西阿雷格里港案例中,政府如何统一长途和短途的公交票价,实行统一账户,按照运营成本在公交成本中进行比例分配,使居民和公交公司都能够共享公平的计划。

  周汉民最后指出,联合国人居署《伊斯坦布尔宣言》中有一句庄严的陈述:我们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尊严、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好生活的地方。“所以上海世博会是人类走向这一美好生活地方的驿站,希望这一文明的驿站不仅留在历史上,而且贯穿于我们大家的具体行动中。”记者 朱晨 郭艺珺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