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林园违规销售无预售证登记824户 整改后将摇号——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观林园违规销售无预售证登记824户 整改后将摇号

2010年10月20日 03:31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观林园违规销售 首开致歉

  未获预售许可证提前排号登记824户,被立案查处;整改后将摇号售房

  - “网帖曝数十官员低价认购房产”追踪

  本报讯 (记者马力)近日,海淀区观林园项目被网友曝光存在政府官员低价内部认购,住建委介入调查(本报10月15日报道)。

  昨日,北京市住建委公布调查结果:经查实,开发企业北京宝晟住房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宝晟公司)和销售代理天鸿卓越经纪公司,在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存在提前排号登记等违规销售行为,目前已被立案查处。

  无预售证登记824户

  此前,名为《观林园内部开始认购》的网帖曝光,内部认购的价格在每平米1.95万元左右(附近楼盘均价都在每平米2.5万—2.6万元)。同时,还曝光了329人的内购名单。根据名单信息粗略统计,涉及税务系统、住建委系统、规划委系统、国土系统等多个单位人员。

  10月15日,北京市住建委、海淀区房管局组成专项检查组,进行执法调查。

  昨日,专项检查组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在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宝晟公司自2007年起就陆续接受社会购房人销售登记。此次查实该公司已收集登记了824户客户资料。同时,销售代理天鸿卓越经纪公司于今年7月起正式代理该项目,并开展客户资料收集等工作。

  整改后公开摇号售房

  “针对检查情况,执法部门已责令企业立即整改,停止排号登记,在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前,不得以任何形式对外宣传、内部认购或者收取任何形式的诚意金、订金等预付款性质费用。”专项检查组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称,对经查实的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市住建委已依法正式立案,严肃查处,并依据相关规定对上述两家企业分别予以信用记分。据悉,信用记分类似于驾照的记分机制,如果一个企业累积一定的积分,就将面临暂停办理资质、预售许可等处罚。

  检查组要求该项目在取得预售许可证后,通过公开摇号等方式透明公开销售,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检查组回应“低价认购”

  针对网上一些说法,这位负责人说,该项目至今未取得土地出让的相关审批手续,不具备商品房预售条件,房屋也尚未竣工,不存在“房子盖好2年没有出售”的情况。

  此外,网上流传的内部认购价格每平米仅1.95万元,比周边商品房售价明显偏低。对此,这位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北京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已实行“一房一价”制度,在商品房项目取得预售许可证时,每套住宅房屋的售价都须在北京建设网上予以公布,并应按照公布价格进行网上签约,房价是完全透明公开的。

  昨日,宝晟公司所属首开集团表示,观林园二期将采取公开透明的方式销售。

  - 回应

  昨日,宝晟公司所属的首开集团、销售代理天鸿卓越经纪公司人士,均对住建委的调查结果作出回应。

  首开致歉并进行自查

  针对住建委认定观林园二期存在违规销售行为,首开集团宣传部部长丁胜表示,首开集团尊重住建委的调查结果和处罚决定,并向消费者致歉。同时,首开将在全国进行项目自查,避免再次出现违规现象。

  对于曝光的329人排号名单中,购房人多为住建委、规划委、税务机关等政府人员。丁胜称,参与排号的共有800多名客户,网上的名单只是从中选取了一些,“不知道在网上发布这份名单的人是何居心。”

  销售代理称受罚冤枉

  对于被认定违规销售,销售代理天鸿卓越经纪公司一人士则认为,住建委对其处罚有点冤枉。“住建委认定观林园还没有取得预售许可证,天鸿卓越与首开宝晟公司签订的代理合同不合法,但是拿到预售许可证后,房子就开卖了,谁还和经纪公司签合同啊!”

  该人士表示,在拿到预售许可证之前,很多楼盘都会提前蓄客。住建委认定拿到预售许可证后才能与经纪公司签代理合同并蓄客,这都与目前市场的操作流程不一致。

  本组稿件采写/本报记者 马力 袁玥 李超

  - 影响

  严查内部认购

  专项检查组负责人表示,近期北京市区房管部门将继续加大执法整治力度,重点查处开发企业哄抬房价、内部认购、不执行“一房一价”政策等违法违规行为。“对顶风违规企业,将启动联动执法、资质资格核查、公示曝光等综合整治手段,坚决予以严厉查处,并抄报相关部门,依职责分别加强监管,问题严重的将依法取消经营资格。”

  据悉,观林园是在土地制度“831大限”之前的绿化隔离带项目立项,土地都是划拨而来,其他的土地工程建设等手续都已办齐。这批800多套房源除了回迁房、公租房、限价房外,剩下的才是商品房,商品房部分则需要变更土地性质后,才能办理预售许可证,然后公开销售。

参与互动(0)
【编辑:吉翔】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