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建筑背后是“政绩文化”作怪——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短命建筑背后是“政绩文化”作怪

2010年11月02日 16:41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据人民日报报道,一些引人关注的地标性建筑和大量普通住宅,在建成后不长的时间内就因为各种原因被提前拆除。这些正处在建筑寿命“青壮年”的建筑非正常“死亡”,越来越引起各方关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不久前表示,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新建面积达20亿平方米,建筑的平均寿命却只能维持25—30年。而根据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100年。

  在“拆了建、建了拆”的过程中,我国创造了两项世界第一:消耗了全球最多的水泥和钢材;生产出全球最多的建筑垃圾——每年高达4亿吨,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垃圾总量的30%—40%。“短寿命”与资源高消耗并存,已成为我国建筑产业的一大通病。这样的现象,对公众来说并不陌生。一项调查显示,85.8%的人表示自己所在城市有过“短命建筑”。

  短命建筑是“政绩文化”作怪的结果。一些地方官员因盲目追求政绩,只追求短期利益和表面形象,只求在任期内能完成几个像样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以及由此带来的GDP蹿升,而毫不讲求综合效益。同时,一些大型建筑在规划建设时缺乏科学论证,全凭少数决策者拍脑袋,待下届领导上任,看着不顺眼就一声令下拆除。如此说建就建、想拆就拆,使城市建设陷入反复拆建的恶性循环中。 

  在某些地方,规划界有一种说法:城市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不如领导一句话。一些设计得不错、有利于公共利益的规划因不符合领导意志而成为废纸一张。一些官员因为好大喜功,盲目干预开发过程以及城市布局,使长官意志高于公共利益。由此引发的拆拆建建,不仅浪费公共财政资金,也给政府带来了高昂的行政成本,影响政府公信力。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两院院士周干峙在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曾说,当前城市规划工作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行政干预过多,二是被开发商暗地操纵。一些官员求政绩,个别部门谋利益,公众发言权却空间狭小,以致无法保障合法权益。

  显然,如何让城市规划具有稳定性,还要从改进政绩评价机制、加强公共监督等方面入手。莫让短命建筑成为城市生活的梦魇。朱四倍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