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楼市调控下 深圳涌动回湘置业新热潮

2010年11月30日 08:44 来源:潇湘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通胀的幽灵正在徘徊,而房地产看起来则像是一个更理想的投资保值选择。这或许是1200批次深圳人,愿意参加“南征2——长沙名盘深圳巡展”的根本原因。

  11月27日,深圳威尼斯皇冠假日酒店。以“回家”的名义,一次影响深远的楼盘巡展正在这里举行。“在深圳混得好一点的长沙人,都在这里出现了。”一位在深圳扎根10多年的女士说——随处可见操持着长沙或者湖南口音的中年男人,或者是挎着新款LV的气场女性。这似乎是平常深圳房展会上难得一见的场景。“我很喜欢回家两个字,它让我感觉到温馨。”湖南炎陵女婿汪生说。这一天,包括恒大地产、双瑞地产、和记黄埔、世纪金源、联美地产等10家房地产企业旗下楼盘在深巡展,1200批次深圳居民参观了这次展览,200多位有了明确意向——“在一线城市调控的背景中,源自地缘和投资的冲动,让深圳人将目光开始转回长沙。”恒大地产集团长沙公司营销负责人说。

  投资者的新目标

  曾经被投资者“围城”的一线城市,今年在经历了4月、9月新政两次大调控之后,悄然冷淡。但是,在平静市场的背后,凶猛的民间资金在寻求出路的躁动中,是否偃旗息鼓?

  似乎没有——当江西人贺林(化名)几年前第一次到长沙的时候,或许从来没有想过,未来的这一天,会将自己的投资触角伸向这个相邻的中部城市。

  11月27日,深圳威尼斯酒店。长沙名盘深圳巡展现场,戴着CK眼镜的年轻投资者贺光(化名)说,“一线城市会受打压,但是可以提前布局二三线城市。”

  复杂的经济背景正在使中国这个发展中的国家变得更复杂,类似于贺光这样的投资者,正在或主动或被动的从实业转向资产投资——这是政府层正在忧虑的结构性病症,而遗憾的是,现实的调控措施似乎并不能解决。

  “做其他实业投资风险正在变得更大,麻烦更多。”这位不愿意透露真名的年轻人说。而不动产投资则是他目前首选。“银行贷款的杠杆效应能够放大投资收益。”——但这不意味着所有的城市都有机会,比如他曾经买房的新疆。

  贺光说,高铁计划和中部崛起正在成为长沙的机会,“城市的潜力还是很重要,尤其是房地产。”

  贺光的案例,似乎是当下投资者资金流向的重要选择,向二三线城市去,正在成为目前的新趋势。

  “政策太多,投资者只能选择观望,但是大部分人由于没有其他的投资渠道,所以一直潜伏在楼市伺机出手。”有业内人士认为,因为一线城市的限购令让投资者更加关注二三线城市的楼市——回乡置业,这个并不算新鲜的新鲜词,在近期的楼市版图上悄然涌动。

  长沙,能否承接因为购买力外溢而带来的楼市机会?机会依然存在。“目前限购的城市逐渐增多,必然会使大量资金从限购城市流出。这些资金会在多大程度上流入还没有限购的长沙楼市?可以说,机会很大。”湘江世纪城营销副总经理薛丽说。

  回家者的冲动

  如果说贺光仍然是具有强烈的纯投资趋向者,那么汪生和龙宇则更像是一种憧憬老家机会的普通人。

  龙宇,在深圳的湖南IT人。见到他的时候,这个年收入20万的年轻人,正在仔细询问关于恒大绿洲的有关购房事宜。“我想在长沙买房的原因,不是投资。”这个有些疲累的湖南人,说起长沙,一脸兴奋。

  深圳的紧张节奏为他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收入,但这个庞大城市并没有让他产生多少归属感。“还是觉得有机会想回家,这里不是我的最终目的地。”

  龙宇说,他的最终梦想是回长沙创业,“所以提前买房可以算是保值,也可以说是为了未来做准备。”

  高铁城市是回家最直接促因。事实上,在两条高铁交汇的这座中部城市,已经开始不再局限于中部之地,一跃而成为连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中轴枢纽区域。

  深圳业内人士半求认为,高铁开通改变的时空距离将带来城市之间资金流动方式的改变,资金扩散将不仅仅只是依靠地缘的靠近,而将转为向点对点的交通站点靠近。

  以高铁时代的长沙为代表的内地,将很快感受到这种变化。这种资金流向路径的变化,也将使房价走出以本地房价为铆定的阶段,走向以城际间房价为铆定的阶段。

  联美品格营销总监王少轩认为,相比深圳动辄150万左右的房产,“长沙房价仍然是资金进入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在他看来,因为滨江区域和中心区房价的拉升,长沙房价曾经固步不前的“价格滞涨期”正在面临突破,而这意味着对于追求投资回报率的投资客而言,长沙“投资回报率低”的曾经印象正在被打破。

  而这,或许也是汪生,龙宇们选择“往回看”的根本原因--在这次展览上,深圳共计1200批次人士参观了此次展览,最终200户表达了明确的购买倾向。(记者 文洁 刘渝渝)

参与互动(0)
【编辑:张慧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