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蛋形小屋:蜗居还是参赛创意?

2010年12月06日 14:13 来源:河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近日,在北京海淀区的一个大院里,一位“北漂”小伙儿用竹片等建起了一个蛋形小屋,花费不过区区6400元。此事在网络上热传,有人为小伙儿的坚强感动,也有人质疑他是为了炒作;媒体对小屋用途的报道前后不一,既有“自住说”,也有“行为艺术说”,更有“参赛创意说”———蛋形小屋:蜗居还是参赛创意

  蛋形小屋的主人戴某,24岁,今年刚从大学毕业,在北京一家建筑设计公司工作,利用其公司一个名为“城市下的蛋”项目的设计概念,建造了这个蛋形小屋。

  “蜗居说”引发热议

  最初,在媒体的报道里,蛋形小屋以“蜗居”的面目出现,马上引起了网友对高房价的声讨。新华网的调查显示,有92.3%的网友认为“蛋形蜗居”是高房价下的一种无奈选择。

  凤凰网的一篇评论说,透过北漂青年的“蛋形蜗居”,让我们洞见了城市繁华背后的苍凉民生,底层的困境依旧不容忽视。

  大众网有网友认为,居者有其屋,是人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之一。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可另一方面,居无定所的人却越来越多,显然,诸如“蛋形蜗居”、“胶囊公寓”、“地下标间”等都是社会不堪承受之痛。”

  “参赛说”再引质疑

  “蛋形蜗居”经媒体曝光后,也立刻引来不少网友的质疑。新浪网的一位网友在微博上发言说,这更像是行为艺术,不能代表大多数“北漂”的生存状态。也有网友认为,“蛋形蜗居”不过是利用媒体的炒作来提高自身影响力的一场策划罢了:在媒体的报道中,戴某说他的创意来源于公司“城市下的蛋”这一项目,由此可以断定,这完全可能是一场公司+个人+媒体的炒作游戏。

  有网友经过对比媒体前后的报道发现,戴某前后的说法很矛盾。起初,戴某称他已经在小屋里住了两个月了,因为没有了房租的负担,所以过上了小资的生活,不时去喝喝咖啡,生活得很快乐。但此后在另一家媒体的报道中,戴某又称蛋形小屋是为了参加设计比赛建造的,在里面居住数日以测试其性能,天天住在里面也不实际,而且自己现在还住在出租屋中。因此,网友断定他纯粹是为了炒作。

  “蜗居”还是“参赛”,我们需要真相

  蛋形小屋在网络上曝光后,新浪网、新华网等众多网站组织专题进行讨论,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和关注,热心网友甚至建了“蛋形蜗居”QQ群,讨论“蛋屋”现象。3日晚,蛋形小屋被搬走,事件暂时告一段落,但网络上的议论并未就此停止。

  在网络时代,任何一条信息都会被迅速传播和放大;任何一条错误的信息都有可能引发公众非理性的意见表达,甚至引发不必要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在蛋形小屋的网络风波中,最初正是所谓的“蜗居说”刺痛了公众的神经,引发了人们对高房价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批判和不满。

  如果说蛋形小屋真的是蜗居,那么,公众的反应还可以说是在情理之中。但偏偏又有媒体抛出了“参赛说”,而且同样言之凿凿,有根有据。于是,我们不得不问,小屋的主人之前为什么会对媒体说是为了居住,还向媒体描述了自己快乐的“蜗居”生活?或者说媒体为什么在未经多方求证的情况下,仓促发表了青年造“蛋形蜗居”居住以逃避高房价的报道?是小屋主人利用了媒体,还是媒体利用了他?

  显然,对于这些问题,公众需要真相,媒体需要反思。

参与互动(0)
【编辑:林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