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成都住房保障是如何实现“应保尽保”的?

2010年12月16日 19:15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49岁的低保户王耀平,曾经把自己的“住房梦”寄托在儿子身上,希望正在读大学的孩子将来找个好工作,让全家人住上新房子。但王耀平的“住房梦”没有等这么久。今年2月,他们一家三口就喜滋滋地搬进了50多平方米的新居。

  王耀平“住房梦”的提前实现,得益于成都市住房保障建设的一个庄严承诺:应保尽保。自2000年以来,以梯度保障、“无缝”覆盖、应保尽保为主要特点的住房保障“成都方式”,已为100多万户城乡居民通过各类保障和安居工程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

  “梯级”制度设计实现保障“全覆盖”

  “我们不搞盲目建设,而是按需建设,确保供应。我们也不怕别人说保障的数量不大,因为搞住房保障最基本的前提是,分清哪些人是该政策保障的,哪些人是该走向市场的。只有分清这两种人,我们的保障才能有的放矢,资源配置才会科学合理。”成都市长葛红林说。

  成都住房保障体系一个重要特点,是根据不同的经济收入水平,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保障办法,使形形色色的住房需求有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让不同收入水平的保障对象都能“对号入座”。

  据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局长何立祥介绍,成都住房保障共有四项主要的制度:一是廉租房制度。适用于年收入2.2万元以下、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足16平方米的困难家庭,实行“应保尽保”。二是经济适用房制度。适用于年收入5万以下、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足16平方米的困难家庭,实行“保证供应”。三是限价商品房制度。适用于年收入7万元以下和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6平方米以下,却又无力购买普通商品房的“夹心层”家庭,实行动态调节。四是公共租赁住房制度。适用于年收入10万以下无房家庭和5万元以下的单身无房职工,还包括刚毕业大学生、外来务工人员等阶段性住房困难群体,力争实现“按需建设,应保尽保”。

  “这样的制度设计,基本上把所有该由政府保障的社会人群都考虑了进来,人们‘对号入座’,各取所需。”何立祥局长说,而且成都的保障标准“就高不就低”,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挂钩”,两年调整一次,保持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

  与此同时,成都市还坚持在旧城改造中推进住房保障工作。要求改造一片旧城区,解决一批困难户。对一些“特困户”,成都市实行保底安置,如果原有住房面积不足20平方米,一律按不低于45平方米标准安置,被拆迁人不支付差价款。对符合廉租补贴的群众,可提前申请,一次性发放5年补贴金,以鼓励被拆迁群众改善住房。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成都市通过旧城改造共解决住房困难群众17.7万户、50多万人,中心城区低洼棚户区居民的户均面积,由改造前的35.3平方米提高到80平方米。

  坚持“全域成都”一盘棋,成都市整体推进中心城区和郊区(市)县住房保障。在双流县,以廉租住房制度为主、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为辅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为全县所有家庭年收入在3.8万元以下的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了多层次的住房保障服务。“我现在住的房子40多平方米,租金全部由县里补贴,很轻松。”双流县低保户王大爷喜笑颜开。按照双流县廉租住房管理办法,王大爷能享受到政府每月每平方米8元的租金补贴。

参与互动(0)
【编辑:赵婕】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