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温家宝:有信心让房价回到合理价位

2010年12月27日 07:05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昨日,温家宝总理走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直播间与听众进行交流。通过电波慰问灾区群众,回应物价、房价提问,再论尊严、幸福。

  【关于尊严】

  要使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第一,就是要保障每一个人享有宪法和法律所给予的自由和权利;第二,每一个人都完全平等,特别是在法律面前完全平等;第三,要使社会更加公平;第四,就是要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格,包括犯错误的人,以至犯罪的人。

  【关于物价】

  网友的一番话刺痛了我的心。确实最近一段时间全国物价上涨,中低收入者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他们的生活就显得更为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已经采取了16条措施,现在看,我们完全有能力控制物价的总水平。

  【关于房价】

  对敏感的问题不要回避。我在去年访谈当中曾经向广大群众承诺过,在我的任期内,一定要使房价能够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我还要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绝不会退缩。我相信,经过我们一段的努力,房价会回到合理的价位,我有这个信心。

  “调控措施落实不够好”

  主持人:一位网友问,政府今年采取了很大力度调控房价,您怎么评价目前的调控成果?好像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

  温总理:对敏感的问题不要回避。我在去年访谈当中曾经向广大群众承诺过,在我的任期内,一定要使房价能够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我还要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决不会退缩。

  今年我们采取十条措施和五条措施,现在看落实的还不够好,我们将从两个方面继续加大力度,第一,就是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也就是说今年我们将开工的保障性住房大约为580万套,已经建成370万套,明年我们将开工的是1000万套,这也包括公租房、廉租房和棚户区改造。第二方面的努力,就是要抑制投机,这主要是利用信贷的杠杆,并且加强对土地的管理,土地要首先保障保障性用房,对于投机的土地使用我们要严加管理。

  我相信,经过我们一段时间的努力,房价会回到合理的价位,我有这个信心。

  “总理应主要管保障房”

  主持人:总理,您听说过这样的说法吗?今年有人说“房价总理说了不算,总经理说了算”,您对此怎么看?

  温总理:这个讲法不准确,也不全面。房价来讲有政府应该管理的部分,有市场应该管理的部分,总理应该管的主要是保障性住房,解决的主要是中低收入者的问题。大家肯定知道,1998年我们人均平均住房面积只有15平方米,到现在我们人均城镇的住房面积已经达到33平方米。当然,各地房屋的质量和条件有所不同。第二个就是现在城镇的居民自有住房率,已经达到80%,这个比例相当之高。

  我们应该让群众懂得一个道理,我们国家人口多、土地少,住有其居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住房,有些刚毕业的学生、有些农民工都可以采取先租房的办法来解决住房的问题,租价要合理、条件要完备,使他们住的能够感到方便。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揭秘

  总理直播间记下三页民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介绍,在做节目时,总理总是习惯性记录与民生有关的点滴

  总理直播间记下三页民声

  “直播连线节目是最难做的,对于第一次进直播间的总理来说,他表现得很放松,甚至比我还放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郭静昨日告诉记者,在直播前几分钟与总理的沟通中,感受到总理是位非常平和、亲切的老人,毫无架子。节目开始前,总理对她说:“我跟着你走”。

  总理直播现场写满三张纸

  节目持续了大约1小时有余,特别让她感动的是,她能感受到总理时时刻刻习惯性地去倾听、记录下与民生有关的点滴,像“舟曲”、“物价”等词句,一共写满三张纸,而且都是正面写完再在反面写。

  在提出物价和房价问题后,总理在节目中直言“对敏感的问题不要回避。”这让郭静很意外,也很受鼓励。

  “之前问题进行得很顺利,总理的表态也让我有些‘得寸进尺’。”郭静笑言,于是有了请总理回应“房价总理说了不算,总经理说了算。”

  主持人称最大遗憾是时间太短

  昨天早上8点20分,在总理乘车抵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时,才开始播出总理上节目的快讯,郭静和同事们心里还有些担忧,在星期天听众参与的人会不会少?但事实上,直播间短信平台高频率刷新让大家都松了口气,“参与的人非常多”。

  除了物价和房价问题被老百姓们高度关注,听众和网友想问的问题还很多,包括总理8年未在家过春节,今年春节怎么过?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还有很多人提出“我爸是李刚”这一问题,郭静坦言,她也非常想问,但斟酌之后,她觉得“尊严与幸福”这个问题更有深意。

  “可惜时间太有限。”郭静说,她最大的遗憾就是,时间短,感觉意犹未尽。(记者 张静)

参与互动(0)
【编辑:林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