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限价房小区分车位现四败笔 先到先得引发排队

2010年12月27日 15:39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日前,北京市丰台区鸿业兴园二期物业在出租停车位时,引来400余户限价房居民彻夜排队,物业安保人员与居民还发生了肢体冲突。在12月25日租赁登记截止后,仍有很多业主没能如愿租到车位。

  作为限价房小区,鸿业兴园二区共有居民2346户,停车位约有780个,10:3的比例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记者从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网站上了解到,仅2010年北京市计划收购的限价房达30000套,已经有113180户通过限价商品住房备案。

  根据现有的10∶3停车位配比标准,已建成及在建的限价房小区仍会面临车位“供不应求”的问题。

  记者以鸿业兴园小区为样本进行多方调查,综合相关专家建议,为限价房小区停车租赁可能出现的4大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1 败笔一:原本摇号配租 突然改政策

  2010年12月21日早上7时30分,王大姐赶到物业办公楼,发现门口排起的长队已经折了三道弯。起初王大姐还在惊讶大家都来得挺早。和边上的人细聊了一会儿,才发现原来前面的人不是比自己早了一点,而是早了一到两天。“我买房的时候他们可说是摇号来着!”业主王大姐从队伍中冲出来告诉记者,她也是在排21日的车位,电话通知她时,并没有告诉她“先到先得”这个原则。

  “电话里面他也没说改为‘先到先得’了啊。”王大姐说,所以她一直以为只要发放车位当天来到现场就能顺利租到车位。

  物业回应

  我们为了更透明

  鸿业兴园物业刘经理表示,之所以选择“先到先得”作为排号原则,是因为之前鸿业兴园一区曾实行摇号、抓阄等方式分配停车位,均遭到小区业主的质疑。他认为先到先得反而可以让小区居民彼此互相监督,更加公平和透明。

  专家支招

  北京市业主委员会协会申办委员会召集人张大宪建议,新入住的小区可以充分利用业主公共平台,物业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业主参与到规则制定中,根据自己小区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分配方式。

  北京市物业管理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律师协会律师连艳女士认为,选择先到先得的排队方式也是一种办法。在这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物业应该注意尽量平均分配,例如每户先只能领一个车位。

  2 败笔二:通知时间不一 引发新不满

  徐阿姨是鸿业兴园小区8号楼的业主,她告诉记者,自己是在2010年12月18日下午接到小区物业电话,通知自己21日来办理地上停车位。但是当天自己赶到办理地点的时候,却发现这里早就人山人海了。“我上周六(18日)才接到的通知,如果物业能在上周五(17日)之前通知我,我就能把周一(20日)的假也请了。”徐阿姨认为之所以有邻居那么早来排队,是因为人家获得通知时间早,这样就有足够时间来安排等候车位这件事情。

  物业回应

  我们致电有“时差”

  物业刘经理表示,物业工作人员是从16日开始逐个联系小区业主,光打电话就打了三天,“2000多位呢,不得有先有后啊?”他说。

  专家支招

  张大宪认为,如果再提前一段时间就组织业主对实施办法进行讨论,并让业主提前知道停车位办理日期,可以避免短时间信息传达不利的情况。或者物业可以利用业主公共平台或其他工具,将信息同一时间通过手机短信告知业主。

  3 败笔三:天冷业主难熬物业没反应

  “我已经冻了三天三宿了。”小于排的是12月23日的车位,但是他20日下午8点就来了。他说头一天晚上他站了一宿,不仅冷还累,第二天晚上他就搬来一个凳子,但还是难敌寒冷。“又冷又累实在受不住了,”为了坚守自己的队伍,小于干脆把自己的帐篷带来。他告诉记者,由于物业不让进到楼里,他只能这么熬着。

  不少业主都觉得物业明知道业主冒着寒风在排队,应该提供些便利,比如让业主到楼里避避风、取取暖。

  物业回应

  我们为了更公平

  “业主冒着寒风在外面等,我们也心疼,但是那也不能让业主进到楼里来。”刘经理无奈地表示,业主自发在门前排队,是业主的自发行为。如果物业开了门让部分业主进来就会引起更多业主的不满,这就变成了物业行为。“到时候会有更多的业主质疑我们是否公开透明。”刘经理说。

  专家支招

  张大宪建议,可以根据现有的队伍发放一个排队的序列号,业主可以自行估计时间,快排到的时候再到现场等候。先到先得的这种方式一定会引来排队,物业应该做好后续的协调工作。

  连艳认为,虽然业主排队是自发行为,但根据当时实际情况看,很多业主在外面露宿,排队条件十分艰苦,这种情况的发生跟事先考虑不周有直接关系。物业应该尽力帮助业主寻找合适的排队场所或者提供一些其他方面的帮助,不闻不问不合情理。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