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总理管房价要从“土地财政”开刀

2010年12月28日 09:11 来源:国际金融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月26日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节目时,回应主持人提出的“房价总理说了不算,总经理说了算”的质疑时认为:“这个讲法不准确,也不全面。总理应该管的主要是保障性住房,解决的主要是中低收入者的问题。”有关“房价总理说了不算,总经理说了算”的说法,在社会上流传已久,温总理能够直面这种对他本人似乎不够尊重的问题,并坦率地亮出自己的观点,这体现了他作为一位中央政府首脑与社会良性互动的积极姿态,值得我们激赏。

  其实,这句话中的“总理”也好,“总经理”也好,都不是指具体的某个人,而是将“总理”用来代表政府,将“总经理”用来代表市场。因此,总理能不能管住房价,其实也就是在对政府能不能管住房价发出疑问。对于这个疑问,温总理也有回答,他说,今年政府采取了十条措施和五条措施,“现在看来落实的还不够好”。对此,温总理表示,今后将从两个方面继续加大力度,第一是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第二就是要抑制投机,这主要是利用信贷的杠杆,并且加强对土地的管理,土地要首先保障保障性住房。

  温总理说的这些措施,在“国十条”和“国五条”中都已涉及,并且作为政策重头来加以推行,但是就像总理承认的,落实得不够好。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会落实不好。比如,“国十条”和“国五条”中提出的加强土地供应,实际上确实做到了。但是,这些加大供应的土地究竟流向了哪里,却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重要问题。12月27日《人民日报》有一篇报道说,由于今年全国土地供应量约为过去两年的总和,因此全国土地出让金可能要冲破2万亿元,仅北京、上海两个房地产市场一线城市,今年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已经突破千亿元,相比去年都有大幅增加。这与近年来各地土地出让金大幅增加的方向是一致的,近10年来,各地土地出让金收入迅速增长,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不断提升。

  资料显示,2001年—2003年,全国土地出让金达9100多亿元,约相当于同期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35%;2004年,收入近6000亿元。2009年达到1.5万亿元,相当于同期全国地方财政总收入的46%左右。在有些县市,土地出让金占预算外财政收入比重已超过50%,有些甚至占80%以上。

  土地出让金收入猛增,当然与各地大量增加土地供应有关。但是,如果这些土地用于增加保障房建设,那么出让金的收入就不可能增加这么多。很显然,只有将土地作为商品房建设用地来“推销”,地方政府才能收到巨额的土地出让金。如果这些土地用到了保障房项目上,那么可想而知的一个结果便是,由于已经有了高额的土地出让金的垫底,其保障房的房价也将向商品房看齐,所谓保障房建设的目标也就完全落空了。即使在今年,在加大土地供应的旗号下,对照各地屡创新高的土地拍卖价,只能说明大量土地流向了商品房建设项目,这才是导致“国十条”和“国五条”落实得不够好的一个根本原因。

  土地出让金屡创新高,再一次使“土地财政”制度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危害暴露无遗。但遗憾的是,尽管这一制度已经引起民众的普遍质疑,而政府方面对此却依然抱有坚定不移的态度,一些来自政府部门的官员也公开表示了对“土地财政”制度的支持,认为这项制度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保证。只要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制度的依赖不从根本上改变,地方政府就不可能放弃从土地转让中获取财政收入的冲动。试想,同样一块土地,拿出来做保障性住房用地,政府得到的是微利甚至分文不得,还要承担繁重的拆迁等支出,而将其推上拍卖台,吸引开发商互相竞价将价格不断推高,政府成为其中最大的获利者,又有哪一个地方政府能够放弃这种唾手可得的可观红利呢?

  在现代民主社会中,政府只是民众选举出来管理社会事务的一个机构,它本身不应具备对全民所有的国家土地的拥有权利,但目前的“土地财政”制度使政府逐渐成为土地市场实际上的支配者,并且有了自己的利益追求。当政府这种对土地的利益追求缺少约束的时候,它只能像任何一个“经纪人”一样无限膨胀,从而蚕食民众利益,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纠结正在于此。因此,总理要管房价,最重要的其实是管住政府的自身行为,下决心改变目前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上对土地的过度依赖,对“土地财政”制度“开刀问斩”,只有这样,温总理所期待的政府推进保障房建设的目标才能落到实处。周俊生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