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二手房交易提前入冬 卖家态度坚决不降价——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济南二手房交易提前入冬 卖家态度坚决不降价
2010年05月25日 14:18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4日,记者来到济南和平路一家房屋中介公司,不小的店面内,5名经纪人都非常清闲,3名经纪人正在看电影娱乐,1名经纪人正在玩游戏,只有1名经纪人正在浏览有关房产的资讯。“一个月了,到现在我一单都没签呢。”一名经纪人对记者大吐苦水。她说,自己刚入行时间不长,没想到就偏偏碰上楼市新政出台,看了几拨房源,就是没有签约的人,眼看就到月底了,零成交量已成定局。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多家房屋中介,发现二手房交易冷淡并非个例,很多中介都反映生意惨淡。据玛雅房屋和平路加盟店的店长王涛介绍,虽然店铺的房源充裕,可400多套房源从月初到现在只出手2套。21世纪不动产阳光信赢店月初到现在成交6套二手房,其中有3套为20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而且都是一次性付款。

  领域不动产大睿加盟店的置业顾问王井成告诉记者,5月共签单3套,以小户型为主,购房者是亟待结婚的新人。王井成表示,不但成交量下滑,上店量也明显减少,确实有购房意愿的“准客户”按兵不动,依然只看不买。

  眼看5月接近尾声,可济南很多房产经纪人却非常头痛,本想在二手房交易淡季到来之前“冲一冲”,可没想到二手房交易极其冷淡,不少人的业绩仍然是零蛋。月初至今,济南市二手房成交量刚刚过千,与上个月的2700套差距明显。

  卖主:态度坚决,不降价!

  21世纪不动产阳光信赢店店长柴延波表示,5月份以来,店面成交量下降超过50%。为提高签单量,房产经纪人无奈之下,只能对着房源,一个一个给卖家打电话,建议卖房者略微降价,用价格上的些许优惠吸引买家。但经纪人几十个电话打下来,却频频被拒绝。绝大部分卖房者意志坚定,认为房价绝对不会下跌,只是在近两个月的时间内,受到新政影响,保持相对平稳罢了。

  “只有一名卖家表示,决定降价5万元。”王井成说,舜耕路一新建小区的业主终于顶不住新政的压力,挂牌45天后决定从120万元的报价降为115万元,希望房子能快些出手。“这名业主手里有两三套房,并不急需用钱,降价后只能少赚些。”

  王涛也向记者证实,虽经经纪人多方联系,卖房者不但不肯降价,个别卖家报价还小幅上涨。一套燕山南区的二手房报价从85万上涨到88万。“不着急的卖房者很沉得住气,希望房价上涨之后再出手。”他认为,现在二手房价格处于平稳状态,但涨幅明显小于楼市新政前,通过降价尽快完成房屋成交的卖房者非常少,大部分人还处于观望时期,捂房不卖。

  二手房交易提前入“冬”

  根据“济南网上房地产”的统计数据,本月累计二手房成交套数为1080套,距离月底已经不足一周时间,业内人士预计本月二手房成交套数难以突破两千套的关口。记者了解到,4月,济南的二手房成交数量2700套,明显高于3月的1800套。这得益于4月初的二手房旺销,从楼市新政出台后,二手房交易一直都不太乐观。

  科苑房产咨询有限公司的李峰告诉记者,每年的六七月份都是二手房交易的淡季。经过了四五月份的畅销,六七月份交易往往呈现疲态,再加上天气越来越炎热,看房的人也有所减少,二手房交易处于低潮。可今年受到楼市新政的影响,交易提前入“冬”,在本该红火忙碌的时候,二手房却卖不动了。

  “如果只是六七月淡季,忍忍就过去了,但现在5月开始就没有生意可做,真不知道下个月该怎么办?”王涛对记者感慨,每月只签两单的工作量让店面难以承受房屋租金、水电费等各项开销,而6月淡季又将接踵而至,很多房屋中介都发愁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省城地产评论人于清认为,从年初二手房转让营业税免征时限由2年恢复到5年后,二手房交易情况就比较低迷。再加上4月接连出台的新政,使得购房者对房地产的走向产生了很多不确定的想法。同时,首付、利率的调整进一步遏制了需求,对二手房也是一个沉重打击。如果这种低迷状态再持续3个月,资金实力较小的中介很可能撑不住而最先“关张”。

  他说,这种状况也不是遥遥无期。购房者对房价的信心,在短期内不会重塑。这个观望期将会持续一段时间,直到房价彻底上涨、成交量大幅回升才会扭转。

参与互动(0)
【编辑:林伟】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