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者一味盲目追涨 楼市消费能力被强行透支——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购房者一味盲目追涨 楼市消费能力被强行透支
2009年08月06日 15:27 来源:半岛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刚刚过去的第二季度,全国楼市风声水起,量与价的数据与历史高点已经相差无几,并有短期内创造新高的趋势。但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上看,楼市火热的背后仍然危机暗藏。业内人士分析,房地产市场强势反转的基础是利好的宏观政策,但是,通过刺激房地产来拉动经济复苏的政策导向不无拔苗助长的味道,是特殊经济背景下的无奈之举。因此,在热盼经济全面复苏的同时,应考虑如何应对政策转向可能导致的后市乏力。同时,从微观上看,购房者一味追涨的表现不但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也是对消费能力的一种强行透支。

  政策危机 有形的手还能“托”多久

  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火热有着极其深刻的政策背景,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在楼市迅速回暖的过程中真正发挥了推手的作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财政政策不仅直接从供需两端为楼市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而且,进入其他领域的流动性资产在面对通胀预期的条件下也纷纷流向房地产市场,供需两旺的局面随即显现。市场普遍认为,如今房地产行业正面对有史以来最有利的宏观政策。但这只“有形的手”到底还能“托”多久?

  业内人士指出,如今这种让市场充满希望的宏观政策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为了经济的全面振兴而实施的。虽然在这一系列政策出台的同时,政府一再重申政策的目标并非单纯指向房地产行业,但政策的倾向性仍然较为明确,而在此之前,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打压意图也同样明显。业内人士认为,前后政策的转变,并非监管部门从根本上否定了前期控制房价过快上涨、规范房地产市场发展方向的初衷,而是特殊经济背景下的权宜之计。

  不能否认,房地产行业对诸多重要产业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并通过产业之间的联动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长期以来的发展经验证明,这种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并非切合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旨。虽然当前宏观经济最重要的目标是促发展、保增长,却也不能掩盖宏观经济已然存在的结构失衡的矛盾。

  一直以来,投资与净出口对我国GDP的贡献都十分巨大,而消费支出明显不足。早在此次经济危机爆发前,这种经济结构失衡的矛盾就已显现。一方面,在投资对GDP的贡献中,有很大一部分形成了积压的存货和过剩的产能,GDP的持续增长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而对于出口的依赖最终让中国经济直面危机的考验。由此可以看出,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是否真正有效首先要基于一个假设的成立,那就是扩大的房地产投资最终能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住房消费,否则,在为其他行业“买单”后,房地产自身需要面对更加艰难的困境。

  从实际情况看,“假设”只是一种美好的理想。房地产行业本就存在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政策的进一步刺激短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激活经济的作用,长时间的延续无异于揠苗助长。

  市场危机 看不见的手“这个真没有”

  市场还应存在一只“看不见的手”,这就是市场机制的调节。但大多数情况下,房地产市场上的这只看不见的手不能发挥调控市场的基础作用。市场机制的长期或间歇性失灵已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制造了颇多矛盾。

  业内人士分析,市场机制失灵的根本原因是房地产市场不存在力量均衡的供求双方。在这种情况下,房价不是市场博弈的结果,价格的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很难体现供求双方的真实意愿和供求关系的真实情况。具体表现为,对市场一方应起制衡作用的购房者对价格没有话语权,而供应一方的内部也没有形成有效的竞争,购房者的从众心理经常让房价出现报复性的上涨和下跌。

  因此,对于目前量价齐升的市场状况还没有盲目乐观的理由。以大连房地产市场为例,在今年第一季度房价大幅下探的市场情况下,市场成交远远不如价格已然大幅提升的第二季度。买涨不买跌直观表现了普通购房者对市场未来走势的简单判断,而当刚性需求等所有购房者都以这种投资的心态进入市场时,价格既不是价值的真实体现,也不是供求关系的真实体现。量价齐升的背后是潜在的巨大的市场供求压力。据大连指南针营销策划机构统计,目前大连全市商品房存量及展示面积可达1528.96万平方米,加之已知成交土地提供的未来供应807.45万平方米,大连市供应总量可达2336.41万平方米,按照上半年月均消化量计算,消化全部供应需116个月。(记者宋传凯)

【编辑:李妍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