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大鳄今年“不差钱” 专家料不会高价捂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地产大鳄今年“不差钱” 专家料不会高价捂盘
2009年08月31日 15:12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本月26日晚万科公布“百亿再融资方案”,一时成为业内热点。截至2009年8月底,共有近40家上市房企通过资本市场获得融资金额超过千亿元,同时,有多家银行近期向房企发放的银行授信总额逾1500亿元。业内人士分析,品牌房企下半年又将掀起一轮“融资盛宴”,在资金充裕的条件下,开发商将更加积极地拿地,而不大可能惜售。

  上半年:

  上市房企融资逾千亿

  据悉,尽管上半年楼市回暖,房企资金回笼快,暂时“不差钱”,但考虑到自身企业扩张与发展,保障资金链充足,纷纷开始新的融资渠道。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截至7月份,房企今年通过公开资本市场完成融资352亿元,另有304亿元的融资方案也已通过证监会批准。其中,中国建筑和金隅在7月前后于A股和港股IPO上市,融资金额分别超过400亿元和70亿元。

  银行授信方面,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中行、工行、农行、建行等国内多家银行近期向房企发放的银行授信总额逾1500亿元。其中,万科8月18日获得建行授信额度500亿元;金地集团获得工行3年内给予300亿元融资授信。

  地产人士吴定金认为,近期股市虽震荡,但处于相对高价的水平,仍适合房企上市。

  下半年:

  品牌房企加速融资计划

  从目前房企公布的融资计划来看,品牌房企希望通过再融资或IPO加大投资的欲望非常强烈,预计下半年品牌房企的融资活动将更加活跃。WIND统计数据显示,今年5月前后,已有23家房企提出定向增发方案,期望加快再融资的速度。截至目前,已有恒大地产、龙湖地产、中信地产、万达集团等在内的20余家房企酝酿H股或A股的上市计划。沪深两地共有40家涉及房产业务的上市公司也提出再融资计划,合计募集金额超过690亿元。

  近日,万科宣布120亿元再融资方案,拟以公开增发方式发行不超过招股意向书公告日万科总股本8%的A股,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不超过人民币112亿元。而所募集资金中,拟投入92亿元用于14个住宅项目的后继开发建设,另外20亿元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金地7月23日公布证监会通过其增发融资41亿元的方案;招商地产7月25日公布拟以每股28.12元的发行价格定向增发不超过2亿股,增发募集资金不超过50亿元;富力地产55亿元公司债也于日前获得发行批准。

  拟于今年9月-10月赴港重启IPO的恒大地产,近日在全国展开声势浩大的销售行动,在全国15个核心城市的27个精品楼盘同步推盘发售,其中重庆恒大金碧天下和包头恒大华府,开盘就以逾10亿元的销售额领衔当地楼市。此举除了提升其市场占有率,更重要的是为其成功赴港上市铺路。业内人士分析,恒大本轮大规模销售行动,将使其向今年300亿元的销售目标大大迈进一步。若今年下半年继续保持扩张势头,恒大的经营状况将更加稳健,这也是恒大能否成功赴港IPO最被投资者看重的指标。据悉,恒大此轮计划募集的资金约为10亿-15亿美元,折算港元为78亿-117港元,折合约68亿到102亿元人民币。照此计算,恒大地产集团上市后的总市值将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专家预测:

  房价在高位,开发商不会惜售

  眼下正是政策微调敏感期、股市如“过山车”般时段,大规模再融资将给楼市带来怎样的影响,是否会促使开发商资金纷纷流入土地市场,疯狂拿地、捂盘惜售的情景会否再度上演?

  合富辉煌首席分析师黎文江表示,开发商的主要资源是土地,“没地没活干”。2008年房企自有资金比较困难,经过了今年上半年楼市回暖,资金一有,就会积极拿地增加项目储地。问题是大开发商对于旧城区的小地块不一定会参与,机会也就让给了小开发商,而政府也会根据土地市场的情况适时拿出小地块。这是因为大开发商喜欢大盘操作的模式,小盘操作的成本会高点。

  中原地产项目总经理黄韬认为,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上市房企肯定会加大土地储备,有可能出现抬高地价的情况。

  至于开发商是否会捂盘惜售,吴定金认为,惜售在短期内不太可能。以广州为例,现在需求受到政府调控的影响,发展商会更加理性,现在房价较高,差不多处在历史高位,所以惜售不太可能。此外,开发商也不会疯狂拿地,捉襟见肘的日子刚刚过去,大多数的开发商应该会比较理性,这也是政府希望的不要过热也不要过冷,谨慎乐观就好。

  黎文江认为:“现在市场反映政府态度不明确,哪天出一张红条也不知道,”趁房价还没降下来,开发商自然会多卖点,有货当然要卖,因此估计捂盘惜售的情况会比较少。

【编辑:胡俊英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