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调整已成共识 政府可能二季度出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楼市调整已成共识 政府可能二季度出手
2010年03月11日 10:32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3月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一位副部长在两会期间叫苦说,“住建部在调控房价方面几乎没有手段”据透露,住建部今年将与有关部委一起研究,出台调控房价的措施。此前,温家宝总理表态,要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住建部部长姜伟也表示,今年的房价一定要努力保持稳定“不行也得行”。那么,中央政府究竟会采取什么手段?专家分析,二季度将会是后续调控措施出台的一个时间窗口,可能倾向于采取比较容易见效的金融手段。

  成交应声下跌,市场观望加剧

  上周(3月1日—7日)是两会开幕第一周,和两会上楼市成为最热的话题不同,在北京,业内预计的开盘热潮并未出现市场观望加剧,出现楼市倒春寒。

  来自北京中原统计数据显示:上周京城开盘项目仅3个,总共提供房源仅400套,开盘均价20600元/平方米。政策走势不定,使得很多本准备3月开盘的项目推后。市场供应延续了2月仅开盘8个的供应减少状况,成交依然惨淡,局部出现打折现象。

  其间,北京商品房总成交量仅为2099套,相比2月首周下跌65.2%,而住宅更是从2月同期的4146套,下降到了3月首周的不足1200套,成交量下跌达到了71.8%。相比成交量的大跌,价格依然坚挺,商品房成交均价依然达到了19820元/平方米,相比2月的18590元/平方米上涨了6.6%。

  据中国房产信息集团统计,同期,上海共推出2.8万平方米商品住宅房源,成交12.55万平方米,供需水平均不及去年周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该机构预计,今年“楼市小阳春”无望。

  “总理在两会前就提前对网友表态,要在任期内控制住房价使其合理。两会期间,住建部部长姜伟对媒体表示,‘总理说了,房价必须保持一个合理的程度,这是必须得做到的,不行也得行!’3月楼市倒春寒,除了去年系列的政策调控作用持续显现之外,也与两会期间高层对楼市的严厉表态有关。”中房信分析师薛建雄认为。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易虹说,两会召开前后国内楼市调控措施密集出台,如北京、南京、成都、广东等地相继推出相关调控政策,内容涉及土地市场整顿、房地产信贷、住房供应等诸多方面;同时银监会连续下发关于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个人贷款管理以及房地产信托业务监管等方面的一系列通知,不断收紧房地产信托融资渠道以加强行业资金监管。这就造成两大影响:一方面房企合作融资严格受限、另一方面个人贷款审核日趋严峻,从而使高度依赖融资生存发展的房地产业遭受严重挫折。

  调整已成共识手段倾向金融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以专业人士的视角密切关注着两会。“今年楼市成为两会热点,原因是大家空前关注民生;而去年两会楼市虽然同样是热点话题,但角度不一样,去年更多是从如何刺激经济的角度。”去年初,受金融危机冲击,中国经济蒙上了一层阴影,楼市低迷,似乎转眼之间楼市已从低迷狂飙到十字路口。3月9日,谈到今年和去年两会楼市热点本质不同,聂梅生多少有些感慨。

  聂梅生认为,当前,楼市调整已经成为多方共识,已经到了必须进行调整的地步,“转型”和“调整”是当前楼市乃至中国经济的主题,经济不转型发展很难持续,楼市不调整会拉经济后腿,房地产转型将更加注重民生。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住房保障和农民进城定居是民生重点,住建部正在研究农民进城定居的相关政策。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说,农民进城定居政策将会在推动城市化进程,解决1.4亿农民工居住问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提上政府工作议程。

  据中央政策研究室相关负责人士分析,中央可能考虑建立一套新的楼市监控体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有关部门负责人认为,虽然这次有关物业税的内容没有进入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但开征物业税只是时间问题,未来,中国也将会与国际接轨,人们买得起房不一定养得起房,持有房产成本将大幅提高。

  聂梅生分析,由于“国十一条”刚出台不久,政策需要进一步落实,近来一揽子“组合拳”的效果如何,是否需要再出台一些政策,中央需要在评估基础上再决定。结合总理“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表态,她认为,二季度将会是决定后续调控措施出台的一个时间窗口,可能进一步采取金融手段调控楼市。

  聂梅生说,在所有调控手段中,金融手段效果最明显,现在已经采取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等办法,下一步较大的悬念就是加息。“前一轮连续加息,楼市很快就降温。金融手段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她预计,在中央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努力下,房价今年不会出现大幅上涨,但也不会大幅下滑。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