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房价到底该出什么招:加息加税?二次房改?——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稳定房价到底该出什么招:加息加税?二次房改?
2010年03月18日 15:37 来源:钱江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备受关注的全国两会结束了。本希望借着两会看清楼市走向的人们却感觉:靴子似乎还没落下。

  房价和房市走向成为这次两会的热点话题。据统计,340多项政协提案中有一半和房地产有关,怪不得有人称这次两会为“房子两会”。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调控高房价,“加息加税”、“土地出让价低者拿地”、“土地款上缴中央”,这些大家关注的调控措施引起很多代表的争执,而且目前似乎都缺乏可操作性。从两会传递的信息看,调控房价成为一个难解的结。

  加息加税,是否可以打压房价

  从购房税费、银行利率、物业税、个人所得税返还和补贴等方面出台“组合政策”,严打“炒房”行为,有利于调控高房价,两会期间,不少非开发商代表都提出这一点。

  深圳市南岭村社区党委书记张育彪的提案将这一点阐述得最为透彻。他建议对自住房和投资性住房拉大征税差距:首套购住房免税,而且利率打6折。而对于第二套住房上调5个点的契税税率,对购买第三套住房上调10个点的契税税率或者更多。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俞金尧建议以住房资源税抑制投资性购房。与物业税不同,住房资源税不会给普通居民加重负担。

  但开发商代表对“加息加税调控房价”做法投反对票。大连万达董事长王健林认为,加息加税房价只会越高。他的理由是在供求关系基本稳定甚至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所有增加的负担最后都是由消费者买单,所以这些措施和调控房价的目的终将背道而驰。

  土地出让取消“价高者得”的模式,管用吗

  两会上,“价高者得”的土地招拍挂制度也成为不少代表质疑的焦点,开发商非开发商代表都有人提出改变这一模式。

  中国德力西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胡成中建议改变“唯有价高者得之”的土地招标模式。他认为,土地采用招标、挂牌出让和拍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但以出价最高确定中标人的方法,不可避免地导致高地价产生。应建立土地招标综合评标体系。地价仍然占有重要权重,同时增加土地使用效率、销售利润率、建筑质量等级、环保节能等指标,确定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在用地中的占比等,对这些指标进行科学合理的量化,形成相应的评标体系,不取高标取近标。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则认为,土地出让,应是“价低者拿地”他认为,理想的土地招标制度应该是,企业参与招标时不是报标土地价,而是报标房价或租房价,而出价最低者将最终中标。而对于胆敢在建筑质量上马虎应付的,政府将予以重罚。

  记者注意到,在国土资源部近日出台的19条新政也提出,要按照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效率的原则,探索综合评标的具体办法。在确定土地出让最低价的基础上,将土地价款交付、开发建设周期、中小套型建设要求、土地节约集约程度等影响土地开发利用的因素作为评标条件,科学量化标准,合理确定各因素权重,完善评标专家库,细化评标规则。

  不过,杭州市国土局土地利用处处长祝军认为,综合评标只适用于一些特殊地块,但像房地产经营用地,只能完全市场化,才能避免暗箱操作。

  二次房改,能解决老百姓的居住吗

  全国人大代表宗庆后和迟夙生分别领衔30余位人大代表提出的深化二次房改加快住房保障法立法的议案,已经列入本次人大会议正式议案。

  二位代表议案的核心内容是,确立住房是准公共产品,由政府主导提供房屋住房服务,供应对象是占城镇人口60%左右的中等收入家庭,根本目的是解决夹心阶层的住房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三种住房制度,三类供地方式,三支队伍参与”。

  三种住房制度指的是,针对低收入人群的保障性住房制度、针对中等收入家庭的公共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和针对高收入家庭的商品住房体制。而相应的三类供地方式也分别为:政府划拨方式供地、“四定两竞”招标用地和商品房的“招拍挂”方式供地。三支队伍则是政府和民间非营利公益性建房机构及建筑开发商共同参与。

  二次房改的最大意义是将夹心层人群也纳入了政策性住房的体系。对中等收入人群提供公共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可以彻底将为数最多的中等收入人群剔除出商品房的购买队伍,这样因为需求者的减少,房价的疯涨态势也会有所收敛。

  问题是,二次房改的实施难度究竟有多大?二次房改的提案表示,公共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的供应对象不受户籍限制,为符合当地政府规定的已经在该城镇连续工作和居住一定年限、有正当稳定经济收入的所有不具备居住保障性住房条件的“无房和住房困难家庭”;售价不得高于当地政府确定的该楼盘公共住房最高限价。暂且抛开它的“计划性”不论,地方政府是否有这样的财力和动力去做,目前还不得而知。 本报记者 张卉卉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