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猛药冲击地产衍生链 钢铁水泥业受到大冲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调控猛药冲击地产衍生链 钢铁水泥业受到大冲击
2010年05月24日 13:39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房地产虚热病症有望在政策猛药之下得到缓解,但其关联产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而这,也正是房地产调控的顾虑所在。

  截至5月18日收盘,华凌钢铁、安阳钢铁、河北钢铁已跌破其每股净资产,马钢股份、新钢股份的股价也在破净边缘。从4月中旬起,大智慧钢铁板块指数跌幅已超过23%。

  不仅仅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甚至包括相关消费品例如家电股等房地产关联产业的股票、期货都在下跌。

  楼市猛药治重疾

  4月以来,房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出台,商品房成交量应声下跌,市场再次进入观望期。虽然开发商仍然在扛价,但对于未来房市的走向,不敢再盲目乐观,这可以反映在拿地热情的下降。

  数据统计显示,一线城市土地市场持续降温,5月10日至16日,当周无一宗住宅用地成交。该周一线城市推出住宅用地8宗,较上上周减少33宗,环比下滑80%;推出面积67万平方米,环比减少77%。

  其实,新政推出当月影响就已经显现。据有关方面4月对全国12个城市(包括北京、上海等)的土地监测情况,当月总体成交面积约1108公顷,为2010年以来最低点。同时,4月各地土地拍卖的流标率也呈上升态势,流标地块大为增加。累计到4月,除广州和深圳由于宅地供应分别仅2幅和1幅未出现流标外,其他城市流标率均在25%左右。

  “目前房地产新政对于住宅开工的影响还没有显现出来,但从拿地环节看,积极性已经大大降低了。”中原地产三级市场研究部研究总监张大伟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指出。

  股市期货首当其冲

  牵一发动全身,给房地产业治病,副作用却显现在兄弟产业身上。而原因就在于,从产业特性看,房地产业的产业链长,波及面广,国民经济中绝大部分产业都与房地产业有关联关系,在投入产出表的40个部门中,有38个部门与房地产业存在后向直接关联或前向直接关联关系,但不同产业与房地产业的关联度有所不同,房地产业对金融保险业、商业、建筑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工业、社会服务业等产业的关联影响比较突出。

  由于直接受心理预期的影响,目前,这种反应已经很明显地在股票期货市场显现出来。

  房地产业是电解铝的下游需求大户,从最近三年的需求量来看,房地产市场所消耗的电解铝占电解铝总量的30%~35%。4月中旬以来,房地产调控政策陆续出台,沪铝价格随之大跌,铝价从17000元/吨以上跌至16000元/吨附近。中金公司进一步预测指出,后期电解铝的走势将振荡向下,三个月沪铝在15600—15000元/吨区间行情或会有所反复,向下第一目标看至15000元/吨。

  “住宅用水泥大概占水泥销售的30%,因此对水泥产业影响肯定很大。”数字水泥网分析师王晓亮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指出。

  国都证券发布的水泥行业研究报告指出,超预期的地产调控政策对水泥等水泥行业股票的心理影响非常之大,加上即将可能出现的房地产成交量的调整以及市场的观望期的到来会加重这种心理影响,水泥股的估值在短期内还将受到压制。

  在港股市场,5月18日,家电股继续急挫,海尔(1169.HK)及创维(0751.HK) 分别急挫7.2%和4.1 %。凯基证券分析指出,这是由于投资者忧虑内地房产地产市场放缓,将打击相关消费品例如家电的需求。

  实体经济不容乐观

  与股票、期货市场不同,房地产调整真正影响到相关产业的实体经济还需要一段时间。

  “房地产对于钢材的消耗非常大,对于钢材市场的影响短期内就会显现。”全国工商联冶金业商会副秘书长、原冶金部钢铁司司长刘勇昌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指出。

  沙钢集团沈文荣也表示,如果房地产新政持续下去,明后年对钢铁的打击也是非常大的。沙钢主要生产建筑钢材,此轮房地产调整对其冲击最大。

  “房地产调整对于水泥行业的真正影响会在2011年显现。”数字水泥网分析师王晓亮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今年水泥行业问题还不大,因为房地产企业已经开工的住宅建设会继续,但是企业在放慢拿地速度之后,后期对水泥企业会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在大中城市影响会比较明显。

  中国建材集团旗下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常务执行副总裁张剑星则估计,房地产需求量可能会下降5%~10%,而这需要3~5个月时间之后才能显现出来。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不必太过悲观。刘勇昌向本报记者指出,虽然影响不可避免,但从长远看影响不会太大,因为投机性的需求毕竟是少数,住房需求不会出现大的改变,同时,以后几年保障房的建设会增加,这都会减轻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记者 李会

参与互动(0)
【编辑:林伟】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