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地产悄然诞生 新概念或推高房价——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低碳地产悄然诞生 新概念或推高房价
2010年06月24日 09:51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若在三年前,恐怕还没有多少人知道低碳是何概念。而如今,低碳地产已然成为地产界最炙手可热的话题。不久前中山奥园所倾力打造的低碳社区第一次将全方位的低碳解决方案带来中山。

  对此,业内人士在表示认可的同时也普遍表示,在目前房价高企的现状下,普通购房者无法成为低碳楼盘的消费群。甚至从某种程度上分析,低碳概念可能会成为高房价的一大推手。

  节能建筑数年前已在中山流行

  “低碳经济”无疑已经成为时下最新潮的词汇。作为耗能大户,房地产业则被赋予更多“低碳”的期望。而实际上,作为低碳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早于几年前节能建筑就已经开始在中山流行。

  如曾被广东省建设厅授予“建筑节能示范小区”的中山顺景新一居,是中山也是广东省首个”建筑节能示范小区”。顺景新一居的节能设计主要从几个方面进行。在单体节能设计上,从屋顶、外窗、墙体等各方面着手,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节能设计。在屋顶上,覆盖400毫米的覆土绿化屋面,既达到屋面的节能要求,又美化了城市的第五立面。

  又如,城区标杆楼盘远洋城早早就采用半地下车库,保持车库空气自然流通;星晨花园则是兴建“生态屋”,利用植物减少能源消耗。在水景营造上同样可以体现节能,例如富逸臻园的小区水景,一方面利用自然的水景,另一方面为小区水景做一个自然循环系统。

  小区可考虑安装节能设备

  虽然节能建筑数年前就已经在中山流行,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节能建筑并不等同于低碳建筑。中山市规划设计院韩延星博士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指出,低碳与地产的结合可从多方面实现。如从施工办法、环保选材、重复使用、循环再用,到居民日常生活的节能减排、硬件使用与养成生活习惯。

  “个人觉得可倡导建筑整体节能。如建筑物可以和太阳能设备整体建造,这可以使建筑利用充分空间采集太阳能。有条件的小区可考虑安装风能设备,这些由太阳能、风能储备下来的电能可转化为热能和电能,供小区居住人员日常使用和公共建筑物的供电需求。”韩延星说道。

  正如上述所提及的,低碳地产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杜绝浪费。如在规划中,大量使用大面积硬质地面,不利于热量的吸收;大面积的全地下车库往往是很多小区的卖点,其实这要耗费大量能源来实现通风和采光;喜欢大面积水景,一方面水景需要高成本维护,另一方面一些水景不能形成自我更新的生态系统,浪费水资源;喜欢采用大面积飘窗,窗子开启面积过小,固定窗太多,并且不采用真空玻璃、低辐射玻璃等。

  -记者观察

  低碳地产或成高房价代名词?

  中山不乏节能建筑,但真正符合低碳理念的建筑则可以说是零。

  业界普遍认为,要做到低碳,就必须从设计、建造、用材、设备选型等方面进行把控,现在一些所谓的“低碳”楼盘也做得还不够,多是用了外墙保温、太阳能、Low-e玻璃、门窗断桥铝等新型材料,离真正意义上的“低碳”还是有一定距离。

  也正基于这一原因,不久前以低碳社区亮相的奥园大地,才能在中山引起较大关注。与其他楼盘不同,奥园大地在项目中运用了20项低碳技术及工艺打造339套健康涵养别墅群。此外,奥园大地还沿用中国奥园独有的健康管理平台为业主量身订造健康生活。为业主连线世界三大高端健检机构之一———美兆机构。通过奥园大地的健康管理平台,业主可以享用到全球领先的健康管理服务。

  上述这些举措在许多人看来无疑是较为奢侈的。奥园近15000元/m2的均价,则成为低碳地产的一大门槛。

  而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山标杆低碳的楼盘,多数跟奥园一样售价明显比同区域楼盘高出一大截。如位于东区CBD的盛景尚峰花园,每个户型都安装有自然通风器,不耗电不耗能无需控制便可将新鲜空气引入窒内。目前盛景尚峰花园的均价已经突破八千元/平方米。又如万科于近期在新一期产品中推行精装房工业化生产,制定全面家居解决方案,防止了个人装修或第二次装修的随意性和不合理性。而这批新项目的售价轻松突破六千元/平方米。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低碳建筑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资金的一次性投入与节能回报的持续性回收,这两方面的主体并不一致———资金是由开发商投入的,回收却由业主享受。而在目前房价高企的现状下,普通购房者无法成为低碳楼盘的消费群。这也是目前标榜低碳的楼盘大多数是别墅的主要原因。

  “尽管低碳地产已然成为行业趋势,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居住在低碳地产中甚至会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或者说,低碳地产又可能成为高房价的代名词。”该业内人士说道。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