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不断蹿升物业税传闻又起 今年真的能开征?——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房价不断蹿升物业税传闻又起 今年真的能开征?
2010年01月06日 09:18 来源:国际金融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作为第一个以老百姓的不动产为征收对象的税种,物业税被赋予了太多的使命:既要为地方政府提供稳定税源,又希望藉此缩小贫富差距,还指望它能抑制房价。每一项使命都那么沉重,更让物业税推行步履维艰。在房价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关于物业税的一举一动都惹人关注

  房价不断蹿升,期待政府调控的呼声也在蹿升。酝酿多时的物业税风声再起,被赋予各种各样的使命。有消息称,物业税“空转”工作在部分地区试点了6年多之后,将推广至全国。

  一时间,物业税会否在年内开征成为业内焦点,有专家认为,开征物业税,还需要解决一些难题,年内开征的可能性不大。

  “空转”:6年测试技术可行

  所谓物业税的模拟“空转”,是指虽然没有实际征税,但一切步骤与真实收税流程相同,由财政部门、房产部门以及土地管理部门共同参与,统计物业数量,并进行评估和税收统计。意味着税务部门在物业税开征方面迈出一大步。

  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王晓华上个月也曾表示,经过6年多的模拟评税试点实践,按评估值征收物业税从技术上看是可行的。据介绍,经过6年多的试点,财税部门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物业税改革思路。

  从2003年5月开始,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就分3批在北京、辽宁、江苏、深圳等10个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的32个县、市、区开展了房地产模拟评税试点工作。专家称,物业税一旦开征,将是一个信号,表示中国政府将通过税收调节房价,打击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

  存疑:今年真的能开征?

  国税总局一位负责人曾坦言,物业税还面临众多跨不过去的门槛,例如税基、税率如何确定,税收优惠以及累进税制该如何设定,委托什么样的房产机构来作评估等,这些关键点目前决策层内部均尚未明确。

  据了解,目前“空转”的物业税,以房屋用途来区分,征收有两种计算模式:一种房屋是自住,以房产评估价的70%为基准,征收税基的1.2%为物业税;另一种是用于出租投资,就以投资回报为基准,征收12%的物业税,但空转中并没有设定起征点。

  尽管技术上已经可以实现,但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教授刘桓认为,开征物业税,还需要解决一些难题,包括房产登记信息不完整、房产价值如何评估,以及与现有的税费制度如何衔接等问题,具体到对住宅的征税上,起征点如何设计也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现在的全国开展房地产模拟评税只是释放了一个信号:国家希望投资性热情下降,抑制投机性炒房行为。”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认为,房地产模拟评税已经推出6年之久,目前的“空转”推广对于房地产的影响微小。尹伯成指出,一两年内物业税可能不会推出,但如果房价还是像去年那样疯涨的话,也有立即推出的可能。

  争辩:物业税真能抑房价?

  业内人士指出,物业税开征的关键在于,将之前土地和房产交易过程中繁多的税费全部“组合成”一种税,并每年对户主征收。这样一来,由于开发商成本的大幅下调,房价可能会随之走低。但业内专家的争辩从未停止。尹伯成指出,物业税一旦推出,对于房地商来说是利空,持有房产的成本上升;对于购买者来说,自然是利好,但是也不排除房产商将多出的税收加到购买者身上的可能性,那么就会加重购买者的负担,并未真正起到抑制房价作用。

  财政部、国税总局和国土资源部官员在多个场合不约而同地明确表示:物业税改革不会将土地出让金并入其中,这意味着,酝酿中的物业税没有担负降低房价任务,而是着眼于调节住房中的贫富差距,抑制住房中的高消费。

  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副主任孙斌艺对开征物业税则持鲜明反对意见。他认为,把物业税作为控制房价的手段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同时还会扭曲市场供求关系,并不会达到希望目标。

  综观全球物业税

  中国香港:如房地产作出租用途,则该租金收入需缴纳物业税,税率为15%。

  新加坡:所有房产均征收,自住房产的物业税率是4%,其他类型的房产的物业税率是10%。

  日本:日本财产税主要是对房地产等不动产课征的不动产取得税、固定资产税、城市规划税等,固定资产税的标准税率为14%。

  韩国:该国的财产税和综合土地税达到惊人的30%。未来两年内,韩国将进一步调整房地产税率,财产税和土地税将被整合为资本收益税,税率将增加为:第二套房产为50%,而第三套房产为60%。

  美国:不动产税,归在财产税项下,目前美国的50个州都征收这项税收,各州和地方政府的不动产税率不同,大约平均1%到3%。

  法国:不动产税:持有不动产者,每年按3%税率纳税。公司将自己房产装修后出租,按税基的84%缴纳15%-30%营业税。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