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障性住房覆盖到中低收入家庭——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南京保障性住房覆盖到中低收入家庭
2010年05月18日 04:09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新政

  保障中低收入家庭

  在南京,如果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超过1700元,同时,人均建筑面积又不超过15平方米的话,那么,你的家庭将可以被列入住房困难户,将能享受到政府的保障房了。符合条件的家庭申请保障性住房后,将在两到三年内得到住房。此外,部分新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也纳入住房申请保障房范围。

  旧政

  保障低收入家庭

  2010年1月1日起,对城市低保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下(含15平方米)和低收入无住房享受廉租住房租赁全额补贴,在市场上租赁满三年且经过房屋租赁部门登记备案的家庭可申请廉租住房实物配租;二是城区低收入家庭收入认定标准为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含1000元)。

  昨天上午,南京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启动南京城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住房调查,南京市住建委负责人表示,符合条件的家庭提出申请后,将在两到三年内得到保障性住房。为摸清全市困难家庭住房情况,南京将从今天起开始大规模进户调查。

  今天起重点调查三类人群住房情况

  这是南京首次进行全市规模的住房情况摸底调查。此次调查分为三类,第一类,城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标准是具有城市户籍,人均住房面积15平方米及以下,人均年收入低于当地2009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的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即1700元/人/月)。第二类是新就业人员,条件是大中专院校毕业,参加工作不满5年。第三类,外来务工人员,条件是非就业地户籍,在就业城市劳动关系稳定,有手续完备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的外来务工人员。

  这次具体调查的内容,其中城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将调查6项内容,包括户主姓名、户籍地址、家庭人口、住房状况、收入情况、住房意愿等;新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调查12项,包括姓名、身份证号、户籍地址、就业单位、毕业院校、专业、学历、个人年收入、家庭年收入、现住房状况等。调查从今天开始,将于7月底结束。

  排队等房还是要等1-2年

  针对目前备受关注的申请经适房排队等待时间长的现状,住建委负责人表示,经济适用房目前确有这一情况,是因为经济适用房的建设需要拆迁,这样就需要先把被拆迁群众的安置问题解决掉,然后多余的房源提供给符合条件的困难户,过去确实有人等房的现状,所以我们今年新建设了900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下一步要逐渐做到“房等人”,就目前这个阶段,可能还会有排队的现象,等待时间大概为一到两年。”

  此外,对于中低价商品房,该负责人介绍说,中低价商品房目前还没有对低收入人群开放,仅供于在拆迁过程中的住房困难户。但根据这次摸底调查情况,中低价商品房将会对低收入人群适当开放。

  今年保障房供地量是去年2.5倍

  昨天下午,南京市国土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南京市市区2010年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计划》,今年将在市区(不含高淳、溧水两县)范围内为保障性住房供应土地500公顷,而去年的全市保障性住房供地量只有205公顷,一下涨了2.5倍。国土部门还表示,如有必要还将追加用地计划,力度空前。

  这500公顷的保障房供地量究竟分布在哪些地区呢?记者昨天从南京市国土部门了解到,今年3月份公布了全市6个保障住房项目,分布在城北方向、城东及东南方向、城西南方向,分别为迈皋桥创业园项目、经五路象坊村项目、西花岗及周边项目、西善桥岱山西侧项目、白下科技园项目、上坊北侧项目,今年500公顷的供地计划将包括上述片区。

  与此同时,南京今年将开工建设600万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竣工300多万平方米。开工的保障性住房将分布在三个片区,其中在城市的北面是迈皋桥区域,城东则选在沧波门、麒麟门地区,城市南部则选址在西善桥区域。记者注意到,一些新就业人群关心的公共租赁用房,其用地情况并未列入今年的土地供应计划中。

  不过,就像去年底南京市提出的“青年人才公寓”一样,将近半年时间过去了,却没有任何实际行动,难免人们不会对500公顷的保障房供地计划打一个问号。

  孔小平 马祚波

参与互动(0)
【编辑:朱鹏英】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