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外令”解禁释放地产外商投资需求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限外令”解禁释放地产外商投资需求
2009年06月11日 09:28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投资者入市加速楼市升温,这一现象引发各界关注。调查显示,投资置业者来自国内与海外两个群体,其中前者多将房产作为长线稳定投资“储蓄”,并对一些硬件日渐成熟、产品性价比较高的新城区域项目情有独钟;后者则受益于“限外令”解禁,更为关注城区拥有黄金地段、配套完备、品质俱佳的高端物业,以期获得良好的保值与升值潜力。

  海内外在京投资置业者眼光不同

  有关数据显示,一季度,北京成交商品住宅同比上涨54.6%。金地产机构调查显示,投资潮的再次涌现,成为2009年楼市迅速回暖升温的主导力量。其中,国内投资客主要青睐那些硬件条件日益成熟、区域利好的新城区域,如顺义的新城第一区、亦庄的林肯公园等有不错表现;海外投资者的目光则瞄准地段优、品质佳的高端物业,东二环高端住宅凯德·华玺、亚奥核心的盘古大观、朝青板块高端物业星河湾等均是吸引海外目光的主要对象。

  对于投资热潮的再度涌现,业界人士分析认为,当前的投资客群并不同于以往的投资炒房者。就国内投资客而言,主要为趋于理性的普通百姓,在有限的可投资渠道中,投资房地产成为其相对稳定的选择。而在海外购房者眼里,目前是一个入市的好机会,其普遍的观点认为,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是被长期看好的。加之不少知名开发商旗下的楼盘都在降价销售,中国房地产市场正趋于价格合理化,尤其高端物业,与其他国家同类物业相比,仍显现较高“性价比”。

  原因:限外令解禁成为重要动力

  相对于低端住宅市场的整体火爆,高端楼市表现得相对低迷,尤其是3月份曾曝出89个楼盘的零成交。受限于外资购买,外籍人士在京购房比例一度由2005年的20%降低为2007-2008年的2.1%。今年“限外令”的解禁,无异于高端物业的福音,使得压抑许久的外籍购买投资需求得到释放。

  据了解,自限外令解禁之后,京城最贵公寓项目盘古大观认购额就达到4亿元;5月1日,别墅项目誉天下迎来百位购房者,当天意向购买者达到30余位。

  自开春以来,凯德置地旗下高端物业凯德·华玺持续受买家追捧,成交量节节攀升。近期,该项目不断受到全球客户的关注,据悉,这些遍布世界120多个城市的高端人群长期追随凯德置地,近年逐渐对中国顶级不动产的投资兴趣浓厚。一些欧美国家的投资客群有望组成“海外专团”亲赴北京,参观凯德置地在北京投资开发的一些高端住宅,有着“皇家级品质大宅”之称的凯德·华玺则是其关注的重点。

  据了解,“凯德·华玺”的建筑和精装品质,是吸引海外高端投资客的主要原因。为体现建筑与高端客群的一致性,项目外立面采用中空Low-E玻璃幕墙、高级石材装饰,加之与厚实的楼体浑然天成,充分地体现了精品宅邸的文化品位。

  外资看好高端物业保值潜力

  北京最早外销房出现于1995年,其时,众多的外籍买家就看好京城房地产业的发展前景,纷纷投资置业高端物业。业界资深分析人士表示,高端物业,尤其地段优势明显、配套完备、品质俱佳的高端物业受到外籍人士的青睐,这是因为,高端物业的居住品质相似于其本国居住品质,在北京国际化趋势越发强烈的环境下,高端物业的保值升值潜力空间很大;甚至于,北京高端物业价格相对于其他国家同类产品,显示出明显的“性价比”优势。

  国外资深房地产投资专家里奇·沃顿先生曾特意来京参观过凯德·华玺,其评价认为,楼盘简约儒雅的外部结构、富有浓厚人文气息的中式大堂、精致的中庭花园及展示户型的匠心臻致,形成了一个极具低调品质的皇城大宅,为优质的生活空间添上足够分量的砝码,同时也能完美地满足高端客户的根本居住情结。

  另有资深海外置业经验的专家认为,买房要有大局观,区域发展的总趋向基本代表了楼市发展的大空间。东二环经济带贯穿朝阳门,与长安街、CBD商圈相邻,能源、建筑、炼油、船舶、保险、电力等央企及其他巨型企业的入驻,使得东二环形成一个具有明显国家支柱产业特征的“国家资本区”,发展态势强劲,且其经济生产总量及公共影响力将为这里带来巨大、持久的经济活力和巨大的投资空间,从而带动区域内地产的增值最大化。(作者 杨明晓)

【编辑:傅丽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