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房价不会因“物业税”暴跌——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评论:房价不会因“物业税”暴跌
2009年06月11日 13:56 来源:重庆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话题背景

  长期停留在理论层面的物业税,终于被提上议事日程。5月25日,国务院的一份通知中提出,要深化房地产税制改革,研究开征物业税。一时间,这种关乎所有有产者利益的税种,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何时能出台、能否平抑房价……业内人士众说纷纭。

  认识

  并非是多交一笔钱

  晨报地产:近期,物业税被提上议事日程的消息,在网上引起了很多争议。在中国国情的背景下,该不该征收,何时开始征收,争议很大。各位如何看待这种新税种?

  孙碧海:关于物业税的讨论,其实很早就有了。3、4年前,上海就有过“物业税将出台”的传闻。虽然是传闻,可以看出国家一直有征收物业税的考虑。实际上,物业税在国外是一种已经很成熟的税种,有很多成功的经验。

  沈殿连:我想补充一点,国外的物业税和我们国家可能施行的物业税,内容应该有很大的区别。国外物业税不但要考虑房屋,还要考虑土地,而因为土地所有制的不同,我们国家在征收时只可能针对土地的使用权收税,我认为这是一种“不完全财产税”。

  潘晓蓓:就我所知,社会各界对物业税的关注程度非常高,毕竟房产是中国老百姓最大的一笔财富。从我收集到的信息看,很多老百姓对物业税的性质有不少误解,认为会“多交一笔钱”,但现在比较主流的看法是,现行的土地出让金制度,很可能随着物业税的出台而被改变,纳入到税收中。简单地说,物业税不是重复收取,它会把以前的一些费用转为税收的形式。

  影响

    房价不会因此暴跌

  晨报地产:现在网上比较普遍的看法是,物业税一旦开征,房价有可能迅速下跌,有人甚至认为会下跌40%。大家认为呢?

  孙碧海:这样的说法我看到过。这部分人提出40%的依据,就来源于刚才潘律师提到的土地出让金。在某些地区,土地出让金占到开发成本的40%,而物业税开征后,土地出让金几乎不可能再收取,所以有人提出了房价要下降40%的观点。但我认为不可能。

  沈殿连:我同意孙总的说法。政策的制定者,绝不希望看到社会出现动荡。国家的政策出台,需要一种阶梯式的发展。就我所知,物业税尽管出台呼声很高,而且国家在深圳等地一直在空转,至今已经有4、5年时间,但却一直没有出台,这样的情况很少见,就因为政策制定者有许多担忧。政府希望社会稳定、和谐地发展,具体到房地产行业,就需要产、供、销协调,不能出现某一方面的大幅度爆发。

  潘晓蓓:一般来说,一项新政策的施行,肯定要先试点,再推行,并且在试点中要充分考虑各个社会阶层的利益,不断调整。就像沈总说的那样,国家要为政策找到合适的台阶。实际上,物业税的出台还需要解决很多技术性的难题,比如地区差异问题、房产价值认定的问题,这需要建立一套非常复杂的认定体系。我刚才说过,房产是中国老百姓最大的一笔财富,涉及这个方面的税收,肯定慎之又慎,如果出台后房价暴跌,肯定违背国家的初衷。

  趋势

   引导民众投资方向

  晨报地产:物业税出台之后,对每个有产者都会产生影响,各位认为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孙碧海:最大的影响当然是投机者,也就是大家说的炒房族。现在的投机者,都是一次性入手房产,等待升值之后再抛售。如果开征物业税,他们资金周转的成本会迅速增加,这会打击炒房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投资者也会为此增加负担,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我刚才说物业税对房价影响不会很大,但肯定有影响,这就是重要原因。

  沈殿连:投机是看准时机就入手,房价一涨就抛售,投机者的换手时间很快,物业税的出台肯定会影响到投机客的利益。而投资客是看准整体、长期的前景入手房产,虽然物业税会造成他们的支出增加,但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当然,这也要看投资者的资产规模。目前看来,物业税会采用分级制的税收政策,两三套房子还好,如果房产太多,很可能出现第一套房不收税,第二套房收较少的税,但有多套房产的人,税收会很高。

  孙碧海:从国家反复透露物业税的最新进展来看,我认为政府是在放出一种信号,引导民间资本的投资方向。现在,中国老百姓普遍都把房产作为主要的投资渠道,这既是千年来的传统观念,也是房价连年稳定上涨以后形成的普遍认识。但从国家的角度看,这样的财富积累方式,不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

  沈殿连:的确如此。现在大量的民间资本进入楼市,资金流转变得缓慢,这不是好的信号。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房企中运营得成功的,比如万科,它的资金流转速度很快,所以企业始终保持着活力。国家也是如此。顺着孙总的话讲,我认为国家并不希望大家都把钱拿去买房子。

  潘晓蓓:所以说,物业税的推出任重道远,这个过程会很漫长,但一定是会出台的。这项税收关乎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关乎国家的财政金融体系,但它透露出来的各种信号,值得每一个购房人认真研究。

  沈殿连 宗申动力城营销总监

  孙碧海 旭升房地产战略中心营销总监

  潘晓蓓 重庆中钦律师事务所律师

【编辑:傅丽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