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一二手房假期成交都很逊色 逾六成人看跌房价——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沪一二手房假期成交都很逊色 逾六成人看跌房价
2009年05月06日 09:4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5月传统楼市旺季的开启,源于“五一”小长假。受到前期楼市成交回暖“支持”,无论是开发商还是个体房东,纷纷选择提高价格来应对。然而市场对此反映非常迅速,伴随价格上涨,成交量直线下降。从“五一”期间的市场表现来看,一、二手房的成交情况并不理想。

  一二手房假期成交都很逊色

  “假日楼市-2009上海房地产春季展示会”于“五一”假日期间举行。与之前的“上海之春房展会”相比,无论是参展商还是参观民众,都显得非常热烈。据主办方提供的数据,4天以来参观人数达到17万人次。这一数据不仅高于去年的8万人次,较2007年“假日楼市房展会”的11万人还有增长。而展会成交金额达到19.2亿元,成交面积13万平方米,成交均价1.2万元/平方米。

  假日房展会的状况,似乎为“红五月”开了个好头,其实不然。克尔瑞(中国)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5月1日至3日期间,上海全市成交面积100374平方米,与4月1日至3日这几天相比,环比跌幅为41.9%。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的市场情况,并未达到预期中的理想状态。

  与此同时,上海二手房市场的假期成交表现同样差强人意。除了浦东新区之外,其他区域的带看量在“五一”期间普遍下降。上海中原长宁区高级区域总监陈刚表示,与前一周相比,“五一”小长假期间的一周时间内,客户带看量环比跌了两成左右。而上海中原地产宝山西片区区域总监劳瑞芳则表示,与4月初的清明小长假相比,“五一”的带看量明显少得多。

  价格上涨,成交量应声而跌

  “房价涨了”,在记者询问“五一”期间市场情况时,业内外人士对此一致表示。上海一家中介机构负责人认为,二手房成交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房东涨价频繁所致。上海中原地产提供的数据显示,仅长宁区内各楼盘的价格,与年初时相比便普遍上涨了10%。

  二手楼价的上涨还表现在议价空间的缩减。美联物业黄浦区新昌城分行高级营业经理刘洪佳表示,3月份该区域内二手房的议价空间在6%-7%,4月份已减少至3%;而在动迁需求一度集中释放的杨浦区,4月份的议价空间已从3月份的4%下跌至2%。

  新推楼盘同样出现价格上涨。“假日楼市房展会”上,一干许久未露面的房企纷纷“现身”,显示出对于此次房展会的热忱。不少楼盘或恢复促销之前的价格水准,或在原价基础上实行小幅调整,均有程度不一的价格上涨。如万科此次参展的宝山区琥珀郡园项目,根据销售人员的报价,初步定价为11000元/平方米的毛坯房。而在此之前,坊间消息却是以精装修形式出让。

  “还是为了看市场反应吧。”一家大型房企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所定策略,该企业的新推项目每平方米上涨了1000元单价。“不会幅度太大,但看到前期市场好,肯定会调整一下。”

  但是市场反应却并不如卖方意。随着价格的持续上涨,买方重新归于观望状态。5月初,中原地产宝山区各家分行的平均带看量与4月初相比下降15%,与此同时,交易时间也开始延长。“4月份一套物业的平均成交时间为3至5天,但现在需要一周或更长时间。”宝山区一家中介机构的业务员表示。

  在搜房网所做的调查中,认为上海房价“看跌”的人数逾六成,22.6%的调查者认为保持稳定,仅有约近14%的“看涨”。调查还显示,关于此次房展会,57.3%的网友对价格走势表示关心,而对于“折扣优惠”这一选项表示兴趣的,则占比26.3%。

  开发商对未来走势意见不一

  针对今年下半年的市场预判,开发商被划分为“乐观”与“谨慎”两大阵营。在上海拥有开发项目的一家外地房企负责人认为,上海住宅土地供应短缺,假使按照3月份的成交势头,9个月内便可消化完市场存货。在这种情况下,价格势必会产生上涨趋势。

  可能正是基于这种观点,金地集团刚刚以5.6亿元价格力排群雄,获取上海青浦区一住宅用地。其上海公司总经理赵汉忠表示,前一轮的市场回暖预示着楼市“冬天”已经过去,且今年还有进一步在上海拿地的打算。招商地产相关负责人表示了相同观点,认为“如果有机会,会在上海继续拿地”。而土地市场的转暖,自然是对住宅市场回升的“反应”。

  但也有人持不同见解。上海本地一位开发商便向记者抱怨“销售压力很大”,从房展会现场看不出后市的乐观趋势。另一位重点布局在长三角区域的开发商则认为,现在还看不出对于市场可持续性涨价的支持,对于未来市场情况盲目乐观判断的结果,可能会再度抑制市场购买欲望的释放。另一位上海本地开发商也坦率表示,“目前的市场需求以刚性为主,一旦房价发生透支,便会重新抑制这部分需求的释放。对此,开发商不能太过于盲目乐观了。”

【编辑:刘丛丛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