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平民百姓住上北京“豪华”四合院

2008年01月07日 13: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中新社北京一月七日电 (记者 于立霄)“没花一分钱,住上了新房。”家住老城区、东四四条六十一号的刘桂珍老人抑制不住兴奋地说。北京启动五十年来最大规模的旧房改造工程惠及近万家庭,刘老太太一家所住的原本脏乱的院子,经过翻建后已显出四合院的古朴风格,现代化设施在新家一应俱全,住了五十七年的刘老太太说:“相当满意,不走了。”

  记者注意到,改造后的院落地面铺设渗水仿古砖,低洼院落垫高翻建,轻钢龙骨石膏板屋顶,电表水表入户,电暖器取暖,户厕改为水冲,塑钢双层玻璃窗既隔热又保温。刘桂珍家的厨房还安装了现代整体橱柜、聚氯乙稀防蒸气板吊顶,四人位的木质餐桌放置合理,在场的记者无不惊呼:“这与现代高楼的厨房别无二致。”

  昔日东四地区曾是达官显贵聚集地,如今这里有八成居民生活在百年老屋中,有的院落还保留民国时期的上下水道。在场的东城区一位官员描述道,用“危、破、挤、乱”四字形容过去的四合院毫不为过,私搭乱建让院子毫无布局可言,两户人家打开窗户,窗框就碰到一起。

  从二00三年开始,北京摒弃了原来强行拆迁的方式,探索出“微循环”改造模式,对危旧平房院落进行小规模、渐进式的改造,确定了“原拆原建、整体翻修,格局不变、肌理不动”等原则。区政府的官员们坦承,这样的改造政府要花大力气,行政成本高,但有效避免过去危改中的许多严重矛盾。

  因历史原因和生活必需,住户大多在院内自行搭建厨房、储物间,这类自建房在这次改造中采取适当拆除、统一规整的办法,而每户只象征性收取三百到五百元不等的费用。记者看到,自建房也做成了冰盘檐、抽屉檐、锁链瓦檐等仿古形式,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刘桂珍告诉记者,原来居民的厨房是用废料建成的,外形不美观,下大雨时须打伞做饭,修缮后有了砖砌的、上色一致的厨房了。

  院墙上的精美砖雕在这次改建中也重见天日。东四办事处的孙彤介绍说,“文革”期间“破四旧”,砖雕用青灰糊上了,这次改造经过专家研究、工人细致施工,门楼、屋脊上的砖雕花饰重新恢复原貌。

  一批批老城的房子被保留下来,遗存建筑又“活”了起来,散发出浓郁的古都风韵。文保专家谢辰生坦言:“保护古都风貌与改善居民生活可以相得益彰。修缮后的事实,有力批驳了那种不对旧城实行粗暴拆建就不能改善居民生活的谬论。”

  记者了解到,北京在四个老城区投入十亿元资金,今年六月前,四十四条胡同、一千四百多个院落将得到有效修缮,近万户居民的生活环境将得到彻底改善。一些回迁的居民高兴地表示,能住进自家“豪华”四合院,可说是“政府买单、百姓买帐,政府受累、百姓受益”。

  老城的胡同、四合院修旧如旧。朱红的院门刻着“吉祥”两字,院内正房、厢房一律青砖合瓦,塑钢窗外装上仿古花格栏栅,院落中央栽种了玉兰树、柿子树。改造后的一条条古老街道再现北京特有的城市景观和环境魅力。

编辑:王菲】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每日关注>>更多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