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房地产中介宰客无道 购房资金避险有招

2008年05月19日 17:34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表评论

  “钓鱼、撒网、抬拉房价、坑蒙拐骗……这些都是房产中介公司攫取巨额利润的‘常态’措施。即便我们中介自己要买房子,都得再三掂量,会不会中了同行下的‘套’。”近日,一位常年在珠三角从事房产中介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了中介行业的黑幕,同时提醒消费者,房产交易资金安全更多的还是取决于买卖双方自身的安全意识。

  中介联手炒家、银行:房价能涨四五倍

  “深圳、广州、南宁……半年前,这些城市只要是个房子,就不怕卖不出去,而且联手炒家,还能够以四至五倍的离谱价格卖出去。运作得当,买房者就不知不觉成为接过烫手山芋的‘冤大头’。”业内人士梁刚龙向记者透露,房产中介和炒家、银行往往结成“利益共同体”,中介一方面帮助卖方抬高房价,一方面承诺买方可以从银行贷到高额房贷,把远高于市场价格的房子卖给买房者。而银行也一直把房产当作炙手可热的优良资产。于是,一大堆高估的房子被当作“优良资产”押在银行那里,

  买房者之所以会成为接过烫手山芋的“冤大头”,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房地产市场信息不透明。房产中介也深知,信息投入是一本万利,因而信息垄断成为其“杀手锏”。各大城市几乎都有类似于“榜样”、“楷模”、“经典”等一类的房地产杂志,表面上是倡导一种生活方式,实际上是中介公司与广告公司、地产公司、房地产炒家联手,谋求实现区域内房地产价格的“信息垄断权”。互联网上的聊天室、QQ群、城市社区生活群落里,大范围公布的各地楼盘价格80%以上都是经过中介、地产公司和网站编辑“过滤”的消息。即使剩下20%没有经过过滤,这部分人群在发布信息的过程中也肯定会参照此前的价格公布。通过联手垄断信息源、掌握信息话语权,房产中介投入一块钱,就能实现10块钱的高额回报。

  中介“七伤拳”: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业内人士认为,中介、地产公司和炒家联手抬拉房价,表面上各自都获得了高额利润,其实这是不折不扣的“七伤拳”,先伤自己,再伤客户,最终伤害的是行业的公信力。在房价泡沫迅速消弭的过程中,这种伤害表现得尤为强烈,姑且可以归纳为“七伤拳”:

  损心诀——控制房源压价收购。委托中介出售的业主通常会发现,自己的房屋各种素质都不错,但挂牌许久都无人问津,只能接受中介压价销售的建议。实际上,中介往往会冒充购房者,与业主谈判的时候,挑出各种“毛病”,让业主以为房子不好卖,最后低价卖给中介找来的“炒家”。

  伤肺诀——低价钓客户,高价骗业主。很多张贴在中介门店外面的房屋租售信息,尤其是已经成交的价格,往往在报价上都做了手脚。这是吸引客户眼球的第一步,然后就利用信息,引诱购房者看其他的房子,趁机推荐别的房源。对于售房者而言,则采取进门之后抬高房价的办法,吸引售房者将大量资料交给中介,而中介会盘算清楚之后再举刀“宰羊”。

  摧肝肠诀——制造“卖方市场”,假信息力促房价“坚挺”。今年以来,不少城市的房价出现了下跌,但在中介、地产公司的坚持“搏杀”下,二手房市场跌幅并不高。这实际上就是非常明显的“卖方市场”假象。卖房的业主报价松动了,但中介的报价却毫不让步,惟其如此,才能给购房者房价坚挺的假象。

  藏离诀——伪造“竞买竞卖假象”。在门面人流量较多的高峰期,中介往往雇佣一群人在门面进进出出,还制造与购房者、买房者“竞相购买”、“竞相压价出售”的假象,让买卖双方都围着中介转,以便从中渔利。

  精失诀——以次充好偷换概念。中介往往先把不好卖的滞销房源推荐给客户,把优质的房源说成是品质较低的房源,混淆购房者的视听。

  意恍惚诀——“软刀子”层层加价。中介之间为了拉拢客源,往往也会开出各种优厚条件。在卖房或者买房时,有的业主会被中介告知可以降低佣金甚至免佣金帮助其卖房或买房。即使卖房者或买房者已经委托了一个中介,也会不断有其他中介打来电话,表示可以用更优惠的价格交易。

  总决——利用业主和购房者的心态,在最短时间里赚取高额利润。业主和购房者都经不起等待,时间就是克敌制胜、谋取高额利润的最大法宝。

  不过,中介“七伤拳”在房价泡沫破裂的时候就会把“自己的损伤”暴露得清清楚楚。从“全国最大房地产中介”创辉租售的濒临崩盘,就可以发现,这些做法严重损害了整个中介行业的信誉。不少客户和业主宁可选择自行交易,也不愿相信中介的推荐。

    资金监管:落到实处还需配套措施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资金监管不力,这是房地产中介屡屡违规操作,并不断爆出惊天大案的原因。

  目前二手房市场上交易资金一般通过三种渠道:一是自行交易,买卖双方自行约定付款;二是由中介方做监管方,买方将定金、首付款等交易资金全部交给中介监管,等交易环节完成后,中介将资金转给卖方;三是所有交易资金都通过银行监管,中介和卖方在交易行为完成前都不接触资金。

  事实上,买卖双方是银行资金监管最大的受益者,但买卖双方资金要求银行监管在不少城市还是基于自愿的原则,没有非常具体的条例和法规出台,也缺乏相关的配套措施对违反规定者进行惩处、曝光。所以现阶段,二手房交易资金安全更多的还是取决于买卖双方自身的资金安全意识。 (记者 何丰伦)

编辑:马金龙】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