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土地市场过热 “地王”效应不盲目扩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业内:土地市场过热 “地王”效应不盲目扩大
2009年09月25日 11:34 来源:安徽商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面对今年土地市场过热,很多城市频现地王,广大购房者对此可谓反应不一。自从今年以来万达“美菱地块”,融侨金辉“劳动村地块”,蓝鼎投资集团“滨湖新区地块”,再到绿地“政务区地块”,频频改写合肥土地拍卖纪录。

  “地王”

  所释放出来的各种信号,着实给省城购房者不小的震动。一时间,各种声音充斥着扑朔迷离的房地产市场,使得原本难测的楼市愈加光怪陆离。购房者一旦慌了心神,乱了阵脚,“地王和广大购房者都可能被那些怀有投机心理的开发商所利用,到头来自己喊高了房价,自己又要去埋单”。

  地王之举

  是竞争的必然

  如果房地产市场处在一个下行的通道里,开发商还那么热衷于高价拿地吗?那样,拿地越多,开发面积越多,可能意味着亏损越大;如果拿地之后闲置不动,那就意味着违约,违约必将受到政策的惩罚。

  市场是有风险的,游戏规则又是很严肃的。目前,一些一线城市已经对部分开发商闲置土地采取了处罚措施。开发商不要抱有侥幸心理,高价拿地成为“地王”后,凭借某些资源和政策与政府“讨价还价”,其实,这无异于在玩一个高风险的游戏。到目前为止广州就收回了26.9平方公里的闲置土地,今年,就收回40宗闲置土地,很多开发商刚从自己给自己挖的“地王”坑里爬出来,现在又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新一轮的“地王”争霸中。面对新一轮的地王狂潮,潘石屹有一句经典的话,描述了他对此现象的看法:“20年的从商经验告诉我,对于一个房地产公司来说,常常是一块土地定生死,短短10多年的中国房地产历史,多少公司因一块土地死掉了。”尽管这句话可能是对“地王”的忠告,但客观上也流露出另一层含义,那就是,对于那些迟迟拿不到土地的开发商而言,这句话概括最恰当不过了。

  纵观很多一线城市地王的命运不难发现,很多“地王”撂荒在那已不鲜见。在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彻底消退情况下,曾经高价拿的“地王”,一度成了开发商资金流的“出血点”。今年6月广州珠江新城成为新“地王”之后,“落败”的富力地产似乎可以从地王的包袱中解套。而在合肥市,从10月1日起,合肥将“动刀”整顿圈地不动现象。《合肥市闲置土地处置办法(试行)》日前通过合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10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规定“土地闲置满(含)2年,政府将可无偿收回”。这意味着,合肥首次给圈地、囤地行为套上紧箍咒。但作为一个开发企业,如果没有一定量的土地储备,就不可能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稳健的增长态势,如果长时间土地资源缺乏补给,企业势必会沦落到“无米之炊”的境地。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开发商冒着各种风险,还是坚决要拿地。但事实上很多开发商感慨,参加土地拍卖会就像走马观花,参加几十轮拍卖会,一块土地也拿不到,急坏了一大批开发商。在这种背景下,开发商似乎分清了轻重缓急,“抢地”成了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首要任务。

  那么,不惜高价也要拿地,已经成了开发商心理共识,在各种土地拍卖会上,志在必得的气势咄咄逼人。这也必然导致少数开发商非理性的盲目冲动,导致他们以惊人的价格一“举”拿下“地王”。在“地王”争夺的风光背后,得主们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悲喜交加,在一轮又一轮的激烈举牌中,地价被迅速哄抬上去,不举牌拿不到地,举牌意味着要不停地加价。如此几轮循环下去,最终谁“勇敢”谁胜出,开发商无奈一“举”就“被地王”了。然而残酷的现实表明,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完成地王的开发,并不像在拍卖会上“潇洒”举牌那么简单,实际中很多地王需要寻找一些合作者来共同开发,有的甚至最终土地被政府收回。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