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山西版"蜗居"族 都市男女沦为"蜗牛"——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记者探访山西版"蜗居"族 都市男女沦为"蜗牛"
2009年11月30日 11:39 来源:三晋都市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近日,反映高房价时代白领生活的电视剧《蜗居》,正在全国热播。不少看过或者正在看此剧的市民感言,电视剧道出了当今不少都市男女生活的真实状态,为了能在都市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小“窝”,他们在梦想与现实中徘徊,并逐渐被迫沦为一只只随波逐流的都市“蜗牛”。

  其实,在我们现实中,不单是事业刚刚起步的白领在徘徊,那些初涉社会的大学生、外来务工的农民、家庭困难的职工,也都在这个城市努力奋斗着理想。就此现象,11月29日,本报记者走近了太原“蜗居族”。

  现实篇

  外来农民工:多次搬家 希望寄托下一代

  40岁的吴兵强,是一名普通的建筑工,在小店区一楼盘工地打工,妻子随他在工地上做饭,两人每天一干就是10个小时左右。这8年多来,他们随着来自临县的老乡队伍,在一个又一个建筑工地转战。家庭月总收入不足2000元。前不久,他们刚在许西村租了一间10多平方米的小屋,屋里除了床、桌子和简单的厨房用品,没有其他多余的东西。“真记不清都搬了多少次家了,如果有一天真能把家安在这里,再苦也值得,只要住的是自己的房子。”吴兵强说。

  吴兵强的儿子12岁,很喜欢城市,也很想留下来读书,可吴兵强说,留下来读书的话,每个月的工资也不够交孩子学费,所以到现在,孩子一直在农村老家读书。不过寒暑假的时候,两口子还是会把孩子接到省城,抽出点时间带孩子到公园、图书馆等地方走走,让孩子多长点儿见识。吴兵强告诉记者,这些年,虽然有点累,但幸运地是自己一直都有活可干。“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在城市有个自己的家简直就是奢望,但是,我总有个信念,我们这一代没房子住不要紧,但一定要让下一代过得好。”

  在省城太原,像吴兵强这样的外地打工者,还有很多。在他们的心中,都有着对美好生活的规划和计划。 本报记者 闫婧宇

  贫病老职工:蜗居平房房屋老旧浑身伤

  “住的是上世纪70年代改造后的破平房,外边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年老体弱头痛脑热的,还得走几里去迎新街看病;没有市场、没有银行、没有邮政电信办理点……这就是迎新街七平房居民的生活现状。”11月29日,记者在太原市尖草坪区七平社区走访时,一居民叹气说。

  一排排陈旧的平房卧在灰蒙蒙的天空下,与附近的北固碾村漂亮高楼形成反差,街口两三个露天卖菜的摊点生意萧条。“都是些老弱病残,没啥生意做,我也是将就干。”摊主说。社区专职社工钟声介绍,七平房居民以省安装公司、二电厂大集体等单位为主,老职工、老居民多,贫困下岗职工多,但生活设施十分短缺。

  2001年七平房纳入社区管理后,管理人员发现这里道路坑洼不平,水电时有时无,环境脏乱不堪,小偷、野狗出没。按说大同路通过这里,可连个公交车站也没有,人们到市里办事必须绕道迎新街坐车。经过工作人员几年努力,现在环境面貌有所改观。经过呼吁奔走,公交公司将途经此地的15路公交车在七平社区设了站。但随着大同路改造完成,斑马线处没有设置红绿灯,事故时有发生,这里成了老年人和小学生过马路的“危险地带”。

  居民住房都是年久失修的老平房,产权单位省安装公司由于经营困难也再无力维修。记者了解到,早在2007年,尖草坪区就将七平房作为棚户区改造项目向太原市申报,但三年过去了,上千居民期盼的改造仍遥遥无期。一70多岁的邓姓老大爷说:“我在这里住了几十年,苦了几十年,不知道有生之年还能不能赶上住新房?!”本报记者黄广斌

  毕业大学生:结伙租房相互体谅AA制

  “现在房价这么高,刚参加工作收入也不多,5个人合租这么大的房子还是很合算的。”张磊去年刚从山西财经大学毕业,现在在太原市某企业担任会计主管。位于长风街军民小区的一处三居室是他和另外4个同学合租住的房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无奈地说:“我们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又都不是太原本地的,现在工资都不高,独立购房或者单租套房都不太现实,所以选择了合租。”

  在这个约90平方米的三居室里,家电、沙发、装饰品一应俱全,虽然多而杂,但却井井有条。高飞与刘茜这两位女士居住的房间最大,有20多平方米,每月付600元;剩下的两个房间中,张磊单住一个约10平方米的房间,月付380元,王亚楠和孙鹏住在另一间约15平方米大的房间,月付520元。每月的水电费、煤气费等都是“AA制”。“客厅是公用的,我们吃饭、聊天都在这里。”张磊介绍说,电视、空调、冰箱、床、热水器等都是房屋原有的,高飞带来了一台洗衣机和饮水机,孙鹏带来了电磁炉和微波炉等,厨房里的锅碗瓢盆都是他们凑钱买来的。“这样的租房费用还能承受,如果再高就超出我们的能力了。”“大家住在一起,大多数时候是快乐的,但有时候也会产生麻烦。”高飞说,每当到早晨7时至8时,5个人都急着洗漱去上班,卫生间常常不够用。“晚上有些人早睡,那么打电话就尽量到房间外,看书尽量用小灯,住在一起就需要互相磨合、互相体谅。”本报记者 潘春娟

  都市白领族:筹划买房白领一族拼命忙

  董瑞杰的老家在山东,2005年大学毕业后,跟着女朋友也就是后来的妻子一起来到了太原打拼,应聘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月薪稳定在5000元左右,妻子在省城一家报社上班,月收入两三千元,两人可说是白领一族。工作四年多,银行存款上了六位数,但他们的生活依然过得很辛苦。没有买房,一家三口还有岳母,仍然租住在一套两居室内。吃饭穿衣,能省的一定要省。看着身边同事、朋友,不少已经买车、买房,董瑞杰的心里多少有点酸楚。“有的人家境殷实,不用自己多操心,就能买车买房,有的靠一些手段,打拼下不少家业。有时候,自己想想,感觉也挺失败的,努力吧,还能怎么样?”为了挣钱,董瑞杰炒起了股票,还买了基金,甚至想过下班后去练摊、开网店。2009年年初,儿子的出生给董瑞杰带来了欢乐,也带来了责任。奶粉、玩具这是眼下需要顾及的东西,而儿子的教育则是很快就要面临的难题。为了给儿子的户口找个好的落脚地,也为了将来孩子能上个好学校,董瑞杰已经筹划着买房了。“孩子已经快一岁了,不买不行了,多考察考察,兴许能碰到一套好房子”。 本报记者李文望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