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者新年愿望:盼房价能下跌 不想继续当剩女(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打工者新年愿望:盼房价能下跌 不想继续当剩女(3)
2010年02月20日 10:33 来源:现代快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这是我第一次在儿子那过年,高兴哦。”潘世勤说以往过年都是她在家忙活,做好饭等着孩子回家,今年她享福了,到了昆山,媳妇把年夜饭都准备好了,她吃现成的,小孙子一口一个奶奶叫着,还剥橘子给她吃。“他们给我换的新床单,新被褥,可暖和了。”春节这几天,儿子、媳妇陪着她看春节联欢晚会,还带着她去逛了昆山市,几天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临上车前,媳妇塞给婆婆一份礼物,是双皮鞋。“嘱咐我一定要穿。”说着老人从袋子的最底下拿出了一双皮鞋,包得好好的,“这就是媳妇给买的,说是年后就能穿。”老人用袖子擦了又擦,如视珍宝。

  老人说,又是一年了,她没啥大的愿望,孩子在外,就希望他们能平平安安的,她在家就放心了。

  老人健康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杨先生 西安人

  走出站台,杨先生一家的东西可谓是大包小包,除了两箱行李,还有从西安老家带回的土特产柿子、柿子醋等,还有一大包零食,忙得他是手忙脚乱了。“这都是父母临上车前硬塞的,说是带点零食,怕孩子路上饿着。”

  杨先生原本在西安工作,之后还结了婚,有了孩子。“按理说,我这么大年纪不该往外跑了。”他说,可是前几年,南京有一个工作机会,他很想来试试,于是带着家人搬到了南京。“我是长子,其实父母心里舍不得,可他们嘴上不说,还鼓励我出去闯闯。”杨先生说,如今家里的弟妹天南海北的,家里就剩下二老了。每年只有到了春节,他们全家才能回去一次。今年回去时,他们结婚时的房间打扫得一尘不染,家里的牙刷、毛巾各种生活用品全都备好了,一大桌的年夜饭都是父母准备的。“他们提前十几天就开始忙活了,就为了我们回家。”

  杨先生说,春节期间,父母哪也不想去,就想和他们说说话,聊聊天。临别前一晚就开始舍不得了,拉着孩子左叮咛右嘱咐。“上车前从身后拿出给我们准备的特产、零食,我们都进了站了,母亲还站在外面等着。等我们坐上车了,她打来电话说没我们在家,家里一下子就冷清了。”杨先生说,新年的愿望和往年一样,就是父母身体健康,这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了。

  今年多赚钱给孙子上学用

  孙孟发 安徽人

  没回家几天,孙孟发就回到了南京,因为厂里要上班了,他还要继续打工赚钱。他带的行李可谓特别,把过年家里没吃完的猪肉、菜、鱼都打包带回了南京,还带着晚辈们孝敬他的几大包香烟。“家里又没人了,这些菜不吃可惜了,我带回来,这几天热热吃。”孙孟发的老家在安徽和县,老伴去世早,家里就一个独子,几年前儿子到上海打工了,孙孟发一人在家守着田发闷,想想干脆到城里来打工,也好补贴儿子一点。经一个亲戚介绍,老孙前两年到了南京,在一家电子厂里当工人,每月1000多元。

  今年过年,厂里提前放假,孙孟发提前十几天就回到家了,早早就给孙子们准备好了压岁钱。没过几天儿子、媳妇带着孙子都回来了,老孙乐坏了,一家人围着桌子吃了顿团圆饭,老孙说那晚他和儿子聊天聊到深夜,就天南海北地说,聊他在南京的生活,聊儿子在上海的工作,一年的话都想在那会说了干净。“一家人到一起就高兴,亲戚朋友家走走,说说话,打打牌。”老孙觉得这年过得太快了,前天儿子去媳妇家拜年了,家里一下子冷清下来,心里空落落的,年初八要上班了,他把家里没吃完的菜收拾收拾带到了南京。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