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房者要“盛市思危”:楼价不会跌只是个神话(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炒房者要“盛市思危”:楼价不会跌只是个神话(2)
2010年03月26日 11:17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现在国内的楼市炒风还没停歇,其实,要遏止炒房,不如像日本那样在所得税上做文章,把卖楼的收益也纳入到征税标准中,多赚多纳税,少赚少纳税。当然,这又涉及到政府对二手房买卖价格的监管力度了。在许多国际经济学家和投资机构眼中,中国一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充满了泡沫成分,此次东亚之行,更令我们有深刻的体会:日本的前车之鉴,我们不要等到泡沫破裂的那天才来后悔。

  关键词:打击炒风

  曾经,“银座八条街的地价可以买下整个纽约”;现在,日本人有钱也不炒楼。我们国内一线城市的房价和居民收入比已经高于东京这种世界大都市,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认为房价还能再涨几十年呢?

  回顾已经破裂的三大“地产泡沫”:

  大跌之前必大涨

  日本 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繁荣期,日本中央银行为了刺激经济的持续发展,采取了非常宽松的金融政策,令大量资金流入了房地产以及股票市场,致使房地产价格暴涨。在1985年~1988年的短短3年间,东京都的商业用地价格指数暴涨了近两倍,东京都中央区的地价上涨了3倍。1990年,仅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土地价格,制造了世界上空前的“房地产泡沫”。1991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股价和房地产价格同时开始暴跌,给日本经济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导致十多年来一蹶不振。

  香港1997年香港不少地产集团疯狂拿地,令当时的楼价达到了历史最高峰,香港地产界有这样一个说法:1997年买入的房子都是“蟹货”,意即业主都成了多年未能解套松绑的“大闸蟹”。1997年之后楼价开始走下坡路,2003年更是跌到了最低谷,导致很多开发商都破产了,数十万家庭陷入“负资产”的困境。香港中原地产指数目前只回复到1997年的七八成。

  美国说到房地产泡沫危机,就不能不提在2008年引发全球“金融海啸”的美国次贷危机,正是源于房地产市场的过度膨胀和大量贷款炒房。“9·11”后,美国为了刺激经济增长,连续13次降低利率,房地产市场迅速膨胀,炒房投资盛极一时。平均房价从2003年~2006年涨幅超过50%。次级贷款和次级债规模像滚雪球一样迅速膨胀。谁也没有料到,2006年年底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衰退,房价不断下跌令炒房者的利益链条断裂,2006年进入市场的美国炒房者基本都亏损了。

  广州的楼价其实也经历过一个暴跌期。早在1993年,广州的一手房价因虚热从7568元/m2的高位急剧下跌,到1995年跌至5277元/m2,暴跌的主要原因是“炒楼团”作祟。当时许多香港投资者纷纷来广州购买豪宅,一时间把本地楼价炒得虚高。不曾料到,国家出台了宏观调控政策,导致楼价急剧下跌,幅度高达35%。也正因为此,连累到广州住宅楼价出现了持续数年的低迷,从1995年到2003年,广州房价不断下滑,连保值功能都几乎不能体现,这就是“爆炒”楼市的恶果。

  关键词:前车之鉴

  由于香港“炒楼团”作祟,广州楼价在1993年也经历过一个暴跌期,从1995年~2003年,广州房价不断下滑,连保值功能都几乎不能体现,再次印证了“爆炒”的恶果。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