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冰点 逼出北京房产中介“火拼”血案(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成交冰点 逼出北京房产中介“火拼”血案(3)
2010年06月08日 09:24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京十条”加速市场“冰冻”

  在房源本已减少的市况下,新政又成为加速冰冻的“催化剂”。根据北京市房地产管理网的数据,除了受到春节假期影响的今年1月和2月,自去年5月以来,北京市二手住宅的月成交套数一直维持在20000套左右,成交最高的2009年12月,甚至逼近40000套。但随着今年4月30日北京出台严厉的“京十条”,今年5月,北京市二手房住宅网签总量为13545套,环比骤降58.82%。

  一位资深房地产业务员向记者表示,房产经纪拼的是客户资源。老业务员可以凭借自身的客户关系维持业务量,但入职不久的新业务员就很难度过这个难关。

  据了解,在市场不景气的2008年,就有不少房地产经纪人转行做其他行业,很多经纪公司门店也被迫关门。在这种情况下,“切客户”的现象也愈演愈烈。上述业务员向记者解释道,“切客户”意思就是抢客户,分为“明切”和“暗切”两种,引发上述冲突的导火索就属于“明切”。他表示,如果一个业务员通过 “暗切”(私下联络)抢得客户,证明他很有本事,被“切”的人往往也不会说什么。相比之下,“明切”却很容易引发冲突。

  事实上,在2008年,房地产经纪人因争抢客户而大打出手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少便由“明切”引起。由于房产经纪行业流动性很大,不便于管理,即使出现问题,多数企业的做法也只是开除了事。

  此外,合约意识的欠缺也是造成冲突频发的原因。林倩向记者表示,在国外,房主通常与一个或几个经纪公司签订委托合同,约束双方的各种行为,并有效规避了因“切客户”引发的纠纷。而在我国,房主在网上发布房源信息时,很容易被多个经纪公司获得,并同时备案。随后,这些信息以经纪公司的名义再次发布,房主的信息则被屏蔽。

  房产经纪行业顽疾待除

  事实上,表面繁荣的房产经纪行业背后仍存不少顽疾。据了解,在北京超过10万的房产经纪人中,拥有经纪人执业资格证的不足三成,这种现象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理。

  针对行业内的一些不良现象,去年以来,北京市住建委、房管局、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曾对房地产中介行业进行检查,并关闭和处罚了一批存在不法经营行为的中介公司。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会长陈同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承,房产经纪行业确实存在某种程度的信息不真实、行为不规范现象。以房源信息发布为例,由于可能涉及到家庭纠纷、产权纠纷、拆迁等各种问题,房主发布的房源信息也未必可靠,严格来说,经纪公司应对这些信息做进一步的核实,然后公布于众。然而现实情况却是,一些经纪公司采取先发布房源再核实的做法,更多的公司则对房源信息不予核实。

  陈同顺露,目前北京房地产中介协会正在协助市住建委,进行《北京市房屋租赁管理若干规定 (第194号令)》的修订工作,对房地产租赁市场的各种行为作出更细化的规定。

  我爱我家副总裁胡景辉向记者表示,近期将组织优秀业务员开展拓展活动,释放压力,以适应暂时低迷的市场。但躺在病床上的王熙想的仍然是尽快回去工作,“虽然不用扣钱,但躺在病床上也赚不着钱啊。”

  而贺静则还没从事件的阴影中走出,“今后再也不敢去那个小区了。”她向记者表示。(记者 张敏)

参与互动(0)
【编辑:林伟】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