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警惕房地产政策中的资本意志与逻辑——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法制日报:警惕房地产政策中的资本意志与逻辑
2009年02月19日 08:41 来源:法制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没有一个利好消息会是无缘无故的。所以,当某些城市先后出台购房落户政策时,得到的赞誉极少,质疑声却不绝于耳。   购房落户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90年代初期,为了拉动楼市,就有一些城市推出过这个政策。只是由于它带来了城市人口过速的机械增长,导致政府在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方面不堪重负,在当年政府财政状况不佳的状况下,不少城市才纷纷改弦易辙。   本来,在当前改革户籍政策的呼声日益热烈,而房地产市场寒冰依旧的形势下,这个政策好像应该是“双赢”的:一方面这是一个有可能打破城乡户籍壁垒的举措,毕竟为了落户而买房的主要是农业户口或者外地户口的人;另外一方面它也可能为低迷的房地产市场打一针强心剂。然而,为什么这个“双赢”的政策得到的却是一片倒彩?因为它在某些关键问题上,无法回应人们的质疑。   第一,关于城乡二元的户籍体制是否应该得到改革,人们正在逐渐取得共识。但问题在于,即便要改革二元体制,又如何改?至少各地应该有一个科学统筹的规划,并且在打破二元体制之后户籍应该是向所有符合条件的人开放,而非仅仅向有钱购房的富人开放。正是在这一点上,人们担心购房落户政策不仅不利于现行户籍政策改革,反而会消解正在进行的户籍改革努力———很显然,只有维持现行的户籍体制不变,购房落户政策才有意义。   第二,在现行户籍政策下,城市户口并不仅仅是一种身份的确认与归属,它上面还有太多的附加资源。比如,教育资源,大家都知道,北京的孩子比河南的孩子考大学要容易得多;比如社会保障,住房、医疗、低保、公积金,基本上都是城市有农村没有;比如基础设施,街道、桥梁、公厕、花园、学校、医院,都需要随人口的增加而增加;再如公共服务,政府的办公机构、办公经费和办事人员以及警员警力,等等。这些附加值都属于社会资源,“落户”其实是这些资源分配的一种方式。而既然是社会资源,它的分配应该符合的是公平、正义及公共利益原则。   很显然,正如有媒体指出,以“高房价”作为新增城市人口的一道财富门槛,那么由此新增的“拒穷”屏障不知会有多少。学校可以大建豪楼,收高学费,挡贫者于校门之外;甚至各大单位,也可自行抬高门槛,规定如非购买高价房者不得在城市入户;医院也可以大兴土木,进口各种先进检查仪器,从而将穷人拒之门外……法律一旦嫌贫爱富,甚至劫贫济富,成为财富的奴仆,一旦资本的意志完全主导了法律的制定,那么结果就可能沦为丛林法则。   只是,这种带有丛林规则性质的政策纷纷通过,其原因何在?里面有某某教授的呼吁,有房地产商的期盼,当然也有某些地方政府官员的善解“开发商人意”。维持了高房价,官员就不用担心没有卖地收入而影响了政绩与晋升甚至个人好处,地产商就能获取无法想象的巨额暴利,而作为帮忙或帮闲的“教授”们也有可能拿一笔比其工资高得多的“润笔”:本来权力、资本与知识都应该是中立性的,然而一旦它们基于私利的纽带而结合,就会导致毁灭性的灾难。其中,资本的意志既是丛林规则的动力之源,也是利益共谋的润滑剂。   事实上早已有人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楼市其实面临的是楼价过高又涨价过快,与购房者承受能力严重不对等的问题,而推出购房入户政策根本改变不了太多。与其单方面刺激楼市,不如集中力量让房价回归合理位置、刺激经济、增加居民收入,让广大市民能买得起房,才是健康的发展道路。中央也对此早有正确的认识,一方面表态不为高房价托市,另一方面建议地产商降价促销,认为只有以合理价格进行销售才能释放需求。而当前某些城市的购房落户及其他一系列刺激房地产市场的措施,已经涉嫌为高房价托市,其中隐藏着资本的意志与逻辑。这值得我们警惕。因为即便托市成功,一个远远超过合理价格及居民收入水平的高房价,依然是整个国家经济的重大隐患。(支振锋)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