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落户能否给楼市注入活力 治标不治本?——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购房落户能否给楼市注入活力 治标不治本?
2009年02月24日 15:25 来源:西安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近日,为了提振当地房地产市场,各地政府又开始酝酿新一轮的救市政策。广东、成都、重庆、天津、杭州、温州、厦门、武汉等多个城市相继推出一系列“购房入户”政策。作为二线城市的西安,目前尚没有出台类似政策的迹象,舆论对此的反应也比较平淡。那么,购房者和开发商对此真正的心态和看法如何?西安究竟需不需要购房落户政策刺激市场?记者进行了采访。

  正方

  七成网友赞成购房落户

  从现场采访结果看,购房者对于“购房落户”这项政策似乎兴趣不大。但多数网友对于“购房落户”还是普遍持赞同态度。

  我市一家房地产网站近期推出的“购房落户”是否可行调查,结果显示,有84%的网友支持“购房落户”的实施,并且70%网友都认为“购房落户”将会对楼市复苏起到一定作用。对于房价的影响,网友的意见分为“提升房价派”和“无影响派”,且实力相当均为46%,其余8%的网友选择了“不好说”。

  还有网友表达出了不同的观点,比如,“楼市不是一户两户能托起来的,需要落户的总是少数,再说有钱的不一定落户,落户的不一定有钱。这是一项无法普及的权宜之计”、 “这会让普通人永远买不起房子”、 “穷人富人分区居住,必定造成社会的不和谐”等。

  落户政策可刺激房产交易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开发商对“购房落户”政策还都是比较赞同,认为出台该项政策能够有效刺激房产交易量。

  华荣风景御园的何经理认为,现在在西安买房的外地人越来越多,作为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最看重的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

  何经理说:没完没了的借读费、高不可攀的择校费让人伤透脑筋,如果有“购房”即可“落户”这样一个政策,无形中就帮助了那些想让孩子在西安读书的外地人省去了很多麻烦,自然而然就会吸引这样一种人群的眼光。

  上海裕都营销总监徐剑锋对此表示,凡是一切可以推动楼市发展的政策他都举双手赞成。

  徐剑锋告诉记者,购买西安房子的主力人群仍是西安当地居民。近年来,类似于像陕北、陕南等陕西周边城县的买主越来越多,对于他们来说,西安的大环境还是很有优势的,拥有西安户口对这类人群还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徐剑锋表示,这个政策肯定会对西安的整个楼市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因为这样可以吸引相当一部分的外地购房者,在短期内可以带动成交量的上升。“至于作用会有多大,影响会有多深,现在还不好说”。

  反方

  部分购房者对此不敏感

  购房者如何看待“购房落户”这一政策呢?记者进行了采访。据明宫新城的售楼人员介绍,来这里买房子的人群中,以陕北榆林地区的人群居多,占到购房总量的40%。由于目前西安还没有推行“购房落户”政策,购房者对于这一政策还无人过问。

  柠檬风舍馆销售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这里买房子的外地人较多,占到了总数的1/3,以陕北人最多,其次是渭南、潼关等西安周边城县。在这些购房者中只有极少数人问到了是否可以“落户”,但最终都不了了之。

  而外地购房者占到总额70%的城内一家楼盘,由于地段位置好,很多人都买来投资。据售楼人员讲,有30%的外地购房者问到了“购房落户”政策,他们主要是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

  购房落户治标不治本

  采访中也有部分业内人士对购房落户政策持不同观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房产公司负责人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对当前的户籍管理制度的一个挑战,购房落户势必会增加城市的管理成本,而带来的收益与所付出的成本不一定成正比。

  据分析,作为西安这个有着特殊结构的城市,由于相当一部分城中村的存在,很多城中村村民并不愿意将户口迁入城镇,所以即便这个政策真的实行起来了,对于这部分非城镇户口的人来说,吸引力也不是很大。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这项政策只是在救开发商,并不是在救市。此观点认为,对于如何拯救楼市不外乎有两种方法:一是补税免税,这种方法的直接受益人是购房者。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增加房子的附加值。而“购房落户”就属于第二种。可是这种方法适用到实际中并不是那么简单,与其在“购房落户”上动脑筋,还不如补税免税来的直接实在。

  荣民国际公寓市场部王经理也对这项政策不以为然。他认为,“购房落户”这项政策也许短期内会对房产市场产生一定的刺激效果,但这完全是一项“治标不治本”的政策。如果这项政策被市场彻底执行,它最终会导致一种“大城市病”,大城市越来越大,小城市越来越小,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所以,这项政策从长远来看,肯定是弊大于利的。

  也有业内人士说,单单靠“购房落户”这项政策就认为可以拯救整个楼市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救市的关键还是在于稳定房价。(见习记者 洁琳)

【编辑:位宇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