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博园内聆听历史 一战华人劳工“回家”——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世博会

在世博园内聆听历史 一战华人劳工“回家”

2010年09月18日 01: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上海9月17日电 题:在世博园内聆听历史 一战华人劳工“回家”

  中新社记者 宗晨亮

  一位30岁左右的男人,身上衣衫不整,脸上灰尘扑扑,肩扛一枚炮弹,目视着前方……

  这位中国人姓什名谁,已无从考证,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欧洲工作的14万华人劳工的象征。17日,“他”回到了祖国,走进了上海世博会。

  当天,世博园比利时欧盟馆举行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赴欧洲华工发布会。这尊由比利时带来的华人劳工的雕像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同时,一块铜盘上雕刻着一串名字——马孝林、郭玉嘉、王永钧……

  据悉,铜板上的名字属于“布思本村13人华工团”,布思本村是比利时西弗兰德斯省的一个小镇,1917年11月15日,这个华工团体在村子中修筑军用铁路,在工作时不幸遭遇德军空袭而丧生。铜板下方用比利时文和中文两种语言写着:“他们开始被埋葬于遇难地点附近,战后得以在异地安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比利时西弗兰德斯省作为当时该国仅存的国土,拥有一万多名中国劳工。17日做客比利时馆的西弗兰德斯省省长保罗介绍道,他们的工作包括修路、挖战壕、搬运尸体、清理战场等等。

  “他们中许多人在战争中牺牲了,被葬在法国、比利时等地。他们的坟墓没有子孙、亲戚来探望,就这样被人忘记了。”保罗表示,“经过了90年,我们来纪念他们并不算晚。希望世人不要忘记华人劳工对欧洲的贡献,他们为欧洲重建付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据悉,经过比利时历史学者、鲁汶大学研究员冯浩烈博士与中国山东威海市档案馆的合作,“13人华工团”中的一员,即马孝林的后代今年5月在山东菏泽被找到,马孝林的侄孙马义臣当天来到了现场,面对祖父的历史,他难掩激动之情。

  “非常感谢、非常激动。”马义臣对记者表示,“从小就听父亲说,他的一位叔叔在很年轻的时候离家出走,从此再也没有音信。直到威海市档案馆找到我们,我才知道爷爷去欧洲打工的这段历史。”

  冯浩烈博士勉强能说几句中文,他当场向马义臣赠送两张老照片。照片上几百名年轻的中国劳工栩栩如生,他们被编为一战华人军团52号队,“13人华工团”正是其中一部分。

  “通过照片好像可以看到他们的表情,你看,这一个在笑,这一个就有点沮丧。”冯浩烈指着照片上的华工,用中文描述给马义臣听。这位比利时学者近年来执着地研究一战华工史,他在现场展示了大量的证据,将华工历史的点滴“编织”成完整的片段。他同时表示,比利时布思本市的博物馆将在今后更加强调华人劳工的历史。

  在冯浩烈展示的史料中,有发掘出的篆刻着中国古诗句的一战炮弹弹壳,有用中文刻着中国人人名的墓碑,有中国劳工与当地人一起合影的老照片。在其中一张照片上,两位衣着不整的中国人在战场上肩扛着炮弹,目视前方,这正是今天来到世博园的那座雕像的原型。

参与互动(0)
【编辑:段红彪】
    ----- 世博会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