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博"时代的预演:二氧化碳就地吸收"种"石油——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世博会
    "后世博"时代的预演:二氧化碳就地吸收"种"石油
2009年11月03日 15:57 来源:文汇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无需垃圾车出动,乘着地下“滑滑梯”,世博园核心区内的垃圾在气力的输送下,就能自动到达地下压缩站;废弃的旧塑料或废纸当盆,枯枝落叶作土壤肥料,就可把一个个“舞动的模块”随意镶嵌在展馆的外立面上,组合成不占地方的立体花坛……

  将于今天开幕的2009国际工业博览会特意将素有“黄金地段”之称的W1馆留给了100多天后的上海世博会。虽说这场“世博科技展”中的180多个展项并非个个赶得上2010年世博会,但它们集体传递出的绿色、便捷、安全理念,却已提前勾勒出“后世博”时代的产业与生活。

  机器人餐厅端出400道菜

  “3分钟的美味”只能出自微波炉?那可不一定。走进世博园里的一家机器人餐厅,精通“炒、炸、煮、烧、焖”五类经典烹饪工艺的机器人大厨,能在3分钟内烧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中华美食,菜单上足足列出了400多道菜。奇怪的是,这里的厨师既不戴高脚帽,也不系白围裙,活脱一台“超大个儿”的双开门冰箱。

  推开“冰箱”大门,厨师终于展露真容——一间极富创意的魔幻厨房。客人点了什么菜?“扫一眼”特制菜料上的电子标签,智能配菜台便开始分配任务:红烧肉、宫爆鸡丁、鱼香肉丝、水晶虾仁……接下来,则由不锈钢锅亲自“掌勺”。多长时间、多大火候,放点什么调料?在电子程序的精确控制下,大厨即便心情不好,也不会发挥失常。

  二氧化碳就地吸收“种”石油

  一间洒满阳光的玻璃房里,绿油油的生命体周而复始地流过一排上下叠加的透明管道——河北廊坊的新奥集团将世界最大的微藻制油中试生产线“搬”到了展览现场。眼前的流动虽然看似无意义,但向能源紧缺与全球变暖两大危机宣战的意识已渗透其中。

  富含生物油脂的微藻,是世界上繁殖速度最快、光合作用效率极高的植物。透明管道中的故事,说白了是以煤化工排放的二氧化碳为养料,在水中高效地“种”石油。一般说来,微藻几天就能完成一个生命周期,最快的只需4小时。

  “电子保安”无人查验胜有人

  人来车往的世博会,执勤保安如何一眼锁定人群中的可疑分子?答案是无人胜有人——各式各样的“电子保安”不仅看得准,而且过目不忘。

  原来,进出世博园区的50万持证人员和7000万人次游客都将拥有“人脸通行证”。展览上,记者看到了一台名为“E面通”的安检系统,它将被安装在世博园区的各个出入口。包括工作人员、志愿者和参展商在内的持证人员刷卡后,还得在“E面通”的屏幕前亮一下相。此时,后台将把眼前的真人与资料库内的照片进行快速比对,待验明正身后才决定是否放行。(任荃)

    ----- 世博会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