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31个省区市馆建设冲刺 开始装饰布展(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世博会
    上海世博会31个省区市馆建设冲刺 开始装饰布展(2)
2010年03月25日 10:12 来源:河北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高科技下的宽维度表达

  “宛如一条彩练飘舞在碧水翠竹青草之上”,这是网友对湖南馆外观设计的描述,走进这个用竹子建起的展馆中,一个主调定为“绿色森林”的3D立体影片将展示湖南的绮丽景色。

  一是采用数学领域中象征无穷大符号“∞”的双“魔比斯环”造型,二是利用电子壁画等多媒体现代手段展现世外桃源般的湖南美景,这是湖南馆设计中的两大亮点。

  “湖南馆的魅力在于,展示设计采用‘魔比斯环’无穷循环滚动演播,没有起始,没有结束。”湖南参博筹委会副主任李沛特意强调说,“在上海世博会184天的展览运营期间,湖南馆将有针对性地不断创新变化展示的形式和内容。”

  此外,整个湖南馆为绿色设计,充分考虑展馆展项的循环再生再利用。比如,展馆的主要结构材料是纸和竹,使用后完全可以化物为泥。

  “如果在600平方米的展馆面积中适当加入较为丰富的视频表现,就可以有效地拓宽表现维度。”上海世博会场馆部门相关人员介绍说。笔者发现,利用大屏幕视频技术拓宽表现视野,开拓视觉空间,是多数省区市展馆的共同选择。

  进入山西馆,参观者首先会被一个巨大的画轴式大屏幕所吸引,这个横跨整个展馆的大屏幕将展示山西发展历史中的六大古城——— 陶寺古都、盐邑古城、新田古都、北魏平城、锦绣太原和平遥古城。

  此外,设计者还在墙身设置了“观望孔”,透过孔内的视频,参观者可以观赏到山西的秀美风光。分列墙面的还有山西各地互动触屏,演绎着山西各地的现代化发展面貌。使参观者充分了解山西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贡献。

  “在影院中,观众不仅可以看到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的开发建设情况,同时,随着座椅的晃动,各种味道的配合,人们还可以身临其境感受钢花飞溅、海浪扑面。”辽宁参展方形容起辽宁馆率先引入的4D技术,话语中充满了期待。

  为了使观众获得效果非凡的高科技体验,辽宁馆将开辟360度4D立体环幕影院,这成为整个创意中的一大亮点。据介绍,这是上海世博会的31个省区市展馆中唯一使用4D影院的展馆,其技术绝对是国际领先水平。

  格外引人关注的西藏馆也在紧张布展中逐渐揭开面纱。

  走进西藏馆,首先将会被一列“奔驰”的列车吸引。这条绿色长龙上的十扇窗口是十个显示屏,快速滚动地展示着青藏铁路沿途的千山万水,凝神望着它,就如同坐着火车上了高原。“2011年,西藏将迎来和平解放60周年。在这短短的几十年,西藏实现了跨越千年的巨变,西藏馆就将充分展示这一人间奇迹。”西藏馆参展方介绍说,虽然西藏馆的主题为“天上西藏”,但西藏馆一点儿都不“缥缈”。

  除了一条青藏铁路、一堵反映西藏古老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多媒体墙以及一部反映新西藏新生活的宽银幕影片,一栋普普通通而又有浓郁生活气息的藏族民居,将成为西藏馆的展示主角。

  广西馆被很多人看作是“最具有科技含量的展馆”,设计中充满了科技元素。参观者走进展馆的第一时间,就能看到一幅灵动飘逸的电子立体水帘,随后,身着壮族服装的机器人美女将立于绿水溶洞象鼻山畔向参观者问好,并为他们献上盛情的歌舞。

  互动中的“参与式”体验

  在不少省区市展馆的设计中,都能找到“互动”的元素。

  有媒体分析,平均来看,一般参观者在每个展馆中停留的时间仅有十几分钟,用什么样的办法尽可能留住参观者的脚步,什么东西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旨在让参观者亲身感受的参与性体验方式无疑是张好牌。

  山西馆的创意就遵循了这一理念。进入山西馆第一展区,出现在参观者面前的将是开阔的广场,世界上最古老的立交桥——— “鱼沼飞梁”成为重要的视觉元素和路线导引;桥中摆放着钻木取火装置,在参观者模拟体验钻木取火时,装置上方会喷出虚拟成像的火苗,让体验者了解早在一百八十万年前生活在山西西侯度的人类先祖已经学会了用火的历史。

  更多的互动游戏装置将出现在山西馆第三展区:山西之旅装置可以为参观者拍照、并与山西风光合成、打印,用蓝牙将图片发送到参观者的手机上;祝福树上显示着参观者亲手印记的一个个五彩斑斓的“手印”,并实时变幻色彩,记录着参观者对山西未来的美好祝福……

  陕西馆的互动设计也堪称经典。由专业演员扮演的唐明皇和杨贵妃不但会与高仿真机器人唐明皇、杨贵妃同台表演,还会与参观者进行影像互动。届时,真人装扮的唐朝仕女也会在宫殿内迎接参观者的到来。

  此外,为表达对参观者的谢意,山东馆尾厅的“如意”两端将会放置采用雪野农博园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的四季花卉,参观者可自由摘取留念。(王博)

    ----- 世博会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