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民间“无手艺人”将赴世博会一展内画绝活儿——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世博会
    河北民间“无手艺人”将赴世博会一展内画绝活儿
2010年04月20日 17: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衡水4月20日电(记者 牛琳 崔志平)没有双手、却能在小小的鼻烟壶内绘出花鸟鱼虫名山大川,练就一手内画绝活儿的河北衡水“无手艺人”杨国英,受邀即将赴上海世博会向中外人士展示内画绝技。

  现年46岁的杨国英出生在河北省深州市农村,2岁时因恶性肿瘤将左眼球摘除,16岁时又因一次意外炸飞了双手,自幼喜欢写写画画的他苦练冀派内画,穷数年之功终于练就,其内画作品受到业内人士推崇。

  记者在杨国英自家开的一间小杂货铺里见到了他,他的左眼用纱布遮着,衣袖里露出两只短短的残臂。聊起苦练内画的日子,杨国英说,他十七八岁开始学内画,由于没有双手,光握笔就练了将近一年,两年过后才开始适应在鼻烟壶内壁上作画的动作。

  自清代起源的鼻烟壶内画,已成为中国的一种传统技艺。由于是在方寸小瓶的内壁上作画写字,加之瓶壁光滑,瓶口只有豌豆大小,操作困难。记者在一个磨制好的鼻烟壶内小试几笔,发现根本不能成形,方知不易。

  说起即将赴上海展示技艺,杨国英很兴奋:“世博会是一个平等、开放的平台,可以向世人展示中国的内画,更能展示残疾人不屈不饶的精神。”

  杨国英回忆说,他曾对未来很迷茫,通过一点点地努力看到了希望,有了内画梦,拥有了现在的生活。他给自己的大女儿起名叫“天梦”,意思就是“天大的梦想”。他还想写一本叫《天梦》的书,告诉人们只要努力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内画艺术以玻璃、水晶料器、琥珀等为壶坯,用特制的变形细笔在瓶内反手绘出细致入微的画面,分“京、冀、鲁、粤”四大流派。京派最早,起源于乾隆年间。衡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内画艺术之乡”,“冀派”内画发源于此。(完)

    ----- 世博会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