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讲述中国小城镇“昆曲之乡”的故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世博会
    三分钟讲述中国小城镇“昆曲之乡”的故事
2010年04月27日 15: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苏州四月二十七日电题:三分钟讲述中国小城镇“昆曲之乡”的故事

  作者:黄莹

  在世博会中国馆内有一方独特的展区,这里主要展现中国源远流长的小城镇历史人文,展示小城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成就以及美好的未来奇想,在醒目的主屏幕上循环播放着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十五个乡镇宣传片,讲述着中国小城镇的故事,而“昆曲之乡”千灯就在其列。

  “塔寺佛灯、亭台楼阁、河船街桥……”一幅幅水墨江南迎面而来,耳畔鸟语水潺,清新之气拂面,触目古戏台上缠绵婉转如泣如诉的《牡丹亭》不禁动容揪心,随着寻梦女孩一同踏访千灯,虽然仅是短短三分钟,却已让人将这方“昆曲之乡”铭记于心。

  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年历史的古镇千灯,至今保留着“水陆并行、河街相连”的江南水乡风貌,吴越征战的遗迹、华东地区最长的石板街、一千五百年历史的秦峰塔,以及传说中秦始皇东巡时到过的延福寺古刹、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典当铺,这些古迹为千灯增添了不少传奇色彩。

  行走于名曰“胭脂红”的窄巷石板街上,蜿蜒三华里,可见两侧楼宇挑檐而出,小楼相依,“头顶一线天”的特有风貌,隙闻木板门“吱丫”的开启声,幽深的弄堂里也会传来细腻的小曲,别有风味。

  导游小周说,来千灯的游人总会对其名的来源一探究竟,是否因有千盏灯而得名?其实,在千灯的发展史上,曾有过烽火台的使命,有着“灯”的原始意味,而得名却是因俚语“墩”和“灯”的巧合。如今这里坐落着中国首家以灯为主题的古灯博物馆“千灯馆”,馆内千余盏古灯,汇集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民国时期历朝历代的灯,动物造型的汉代灯,雕饰华贵的唐代灯,简洁明快的宋代灯,精美别致的明代灯,千灯千味,令人不得不惊叹中国的“灯文化”。

  千灯的名声大振还得归功于“百戏之祖”——昆曲,这里是昆曲鼻祖顾坚的故里。听古镇老人们说,《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创作《杜太守还魂记》后,便立刻带着剧本来到好友徐应聘的千灯老宅“湓渎新居”试演。这徐家老宅不但有株残而忽复烂漫的传奇牡丹,附近又有池榭花园与亭台楼阁,当地更不乏名人诗篇,遂人们猜测,汤翁日后将剧本改名为《牡丹亭还魂记》,且加入大量清词丽句,应与此次的千灯之行有着因缘关系。

  不但古镇上故事多,小城新镇也是别有风情。千灯是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二十三个先导区之一,现代化新镇区集文化教育、医疗服务、休闲娱乐、行政服务、商贸居住“五位一体”,环境优美、功能齐全,享有中国魅力名镇之美誉。近年来,依托海峡两岸(昆山)现代农业合作试验区,千灯精心打造优质果蔬、精品花卉、高效农业,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生态休闲农业和外向服务农业,成功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二00九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七十五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十五点五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一万七千四百八十八元,安居乐业的佳话举不胜举。

  目前,千灯已被上海世博会列为“世博体验之旅示范点”。千灯镇党委副书记顾菊明告诉笔者,受益于世博会,千灯今年的游客量已增加了五成,在整个上海世博会六个月的时间里,千灯将主要展示城镇全貌、特色街道、特色河边建筑以及以昆曲、花灯为主的民俗文化,让海内外游人完美体验世博小城镇的生活。(完)

    ----- 世博会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