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让世博成为公民的课堂——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世博会
    羊城晚报:让世博成为公民的课堂
2010年05月01日 15:20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火树银花中盛装开幕的上海世博会,是中国人值得庆贺和骄傲的事情。它标志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不断加深的国际化和不断加强的自信;它也是中国开展外交、展示自己的舞台,打造自信开放的中国形象的平台……所有这一切,都让人们有理由对为期半年的世博会充满期待。

  当然,作为普通中国公民,我们觉得于这些宏伟的意义之外,在中国举办的世博会在让外国人了解中国的同时,更让中国人增添了一个了解世界的方便渠道。

  过去近150年里,世博会经历过大概三个阶段。1938年之前,世博会主要集中在向人们展示工业时代的科技成果;之后到1987年,世博会开始转向强调人类的文化交流;从1988年开始,世博会在很大程度上又成为主办国向世界展示本国形象的舞台。当然这三者并不互相排斥,实际上21世纪以来,世博会呈现出一种综合这三个功能的趋势:既有高科技的展示,也有世界文化交流和展示主办国风采的意味,成为真正的“无所不包”的盛会。虽然自1933年以来,每届世博会都有个主题,比如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所有世博会都是一个综合的展示。

  “无所不包”的世博会让有些国人误解,认为是大型的现代“庙会”或者是更大型的“广交会”。但事实远非如此,世博会的展馆中,集中展示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科技发展和异域文明的概况。这一点对普通中国公民来说非常重要。在预计半年内要参观世博会的7000万游客中,大部分是中国人。而我们这些普通的中国公民对自己国家的文明和经济发展多有了解,但出国机会不多,即便出国游历也有限,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所以世博会可以让我们普通公民在了解中国的发展和文明之外,更多了解世界各国的发展和文明进程。

  世界的发展,包括科技、人文和社会制度的发展,是在各种文明各个国家之间不断交流基础上的演绎过程,而一国普通公民对世界的了解,对其他文明的了解,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也相当重要。迅速发展、开放自信的中国也是如此。从这一点上说,世博会的意义不仅限于展示我们伟大国家的魅力;世博会的效应,也绝不仅仅限于从今天开始的这半年。相反,世博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它可以成为我们普通公民的课堂,在这里,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之下的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科技创新、城市和乡村的互动五个副主题,还可以看到世界其它地区的科技和文明,更清晰地认识我们自身。这个课堂里学到的东西,应该对我们的城市建设和国家建设,有更长远的影响。 钱克锦

    ----- 世博会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