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明上河图》到未来城市:中国馆寻觅之旅——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世博会
    从《清明上河图》到未来城市:中国馆寻觅之旅
2010年05月02日 09:11 来源:科技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排了1个小时的队,绕了10多个围栏后,我们终于踏上中国国家馆的体验之旅。

  尽管中国国家馆是上海世博会的永久建筑,但和试运营时一样,开园第一天,它依然是游客的宠儿。在安检口派发的散客预约券5分钟内就被一抢而光。

  整个中国馆以“寻觅”为主线,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大展区,在“寻觅”中可以发现并感悟人与城市和谐发展的智慧。

  来到馆内,被设计成火车车厢模样的电梯将我们送上国家馆的12层。乘电梯直奔49米的过程,宛如搭上时光列车,见证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变迁。

  下电梯第一个看到的是正在播放的180度球形电影。一群热情洋溢的年轻人在空旷的土地上奔跑、奔跑……镜头切换,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出现在荧幕上。一家四代人坚守土地、离开农村建设城市、团聚……这部名为《历程》的8分钟短片从一个家庭对离别、团圆、生存的感悟,折射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影片以 “奔跑”开头,以“未来之城”结尾,阐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内涵。

  走出影厅,眼前出现了1978年、1988年、1998年和2008年中国家庭的陈设。从大衣柜、铁壳暖水壶、黑白电视机到电脑、液晶电视,真实可触的变迁触动不同年龄人的内心。“78年那会儿,我们都穿背带裤呢,88年能买电视机的人家还不是很多”。50多岁的李阿姨说。

  孩子们则好奇地指着他们眼里的“老古董”一件件仔细询问。

  “不知道他们是从哪找来这些东西的,我觉得挺好的,也许再过几年,孩子们都没机会看到这些了。我会告诉他,这就是妈妈以前的生活,希望他能记住。”游客王英摸着儿子的脑袋说。

  右转,还沉浸在30年历史中的思绪一下子被拉回到数千年前:脚下是“城头山”,中国最早的城市,右手是著名的开封“城摞城”,再走几步,又撞上了珍稀厚重的洛阳文物……

  再左拐,别有洞天。一轮明月倒映在水波中,月影随着水波若隐若现;小河中,两对男女在游船上吟诗作对;河岸的集市上,一个商贩在吆喝着卖酒,三三两两的人们买完东西后边走边聊……天亮了,只见疏林薄雾中,两个脚夫赶着驮炭的毛驴,缓缓走向城门,此时,虹桥上已是一片嘈杂。太阳升起,一行轿夫抬着主人上集市,西域回来的商人牵着一队骆驼进城……

  大宋王朝的生活景象铺陈开来,这就是被游客誉为中国馆“镇馆之宝”的“复活”的《清明上河图》。

  10分钟内,整个《清明上河图》里人物的所有动作都不会重复,一派宋代繁华景象跃然眼前。现场讲解员介绍说,这幅画卷是根据张择端的原图制作的,长128米,宽6.5米,能展现当时开封的昼夜风景,其中白天出现的人物691名,夜晚出现的人物377名。

  中国馆《清明上河图》项目主创人员于正介绍道,这幅《清明上河图》的影像是用12台电影级的投影仪拼接融合而成的。由于《清明上河图》展品尺寸巨大,为避免让参观者感到枯燥,整幅作品被设计成褶皱状,因此投影仪投射到展品上的影像会出现变形,其实12台投影仪的影像如何做到“天衣无缝”本身就是个问题。

  据悉,上海市科委为此于2008年成立“大尺寸屏幕人机互动”的世博科技专项,最终研制出一种变形融合软件。该软件能对变形的影像进行修正,让多台投影仪投射出的影像彼此融合,实现“无缝拼接”。

  “活了的”清明上河图对面,是“国之瑰宝”的展厅,观众踏上传送带,让人叹为观止的仇英所绘《清明上河图》真迹缓缓呈现。

  来到33米层,以“低碳行动”为主题的展厅是中国馆的第三个核心区域。如果说,前两层是回顾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这一层则是对未来城市的展望,而低碳则是未来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太阳能、风能、微藻制生物柴油等装备被搬进展厅。

  展厅入口处的顶棚上,悬挂着很多只镶嵌有“CO2”(二氧化碳)LED灯的白色玻璃球。一只“地球”形状的圆形显示屏,向参观者展示当前地球上人类的种种遭遇,如冰川崩裂、海岛被淹没、北极熊灭绝等。

  “自驾车1367人,排放3075.75千克二氧化碳,轨道交通2595人,排放二氧化碳51.9千克……”大屏幕上显示着当天乘坐各种交通工具来的人的碳排放量。

  “咱们今天是坐地铁来的,你算算看如果是开车的话会多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呢?”游客王女士认真地对女儿说。

    ----- 世博会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