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劳模参观上海世博会:劳动成就光荣与梦想——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世博会
    首批劳模参观上海世博会:劳动成就光荣与梦想
2010年06月12日 08:32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6月10日,天色渐暗,黑龙江双鸭山宝山区育星小学校长于秀英没有和其他劳模联欢,而是躲在房间里收拾行囊。她把10张摄影光碟用衣服包好,轻轻放进行李箱。这些光碟是于秀英的“宝贝”,记录了她的世博之旅。“我要把光碟编辑好,再配上音乐和解说词,让孩子们看看咱家门口的世博会有多精彩。”于秀英的心仿佛已经飞回了千里之外的偏远煤矿小学,与600名学生一起重温世博会。

  6月12日,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参观上海世博会的首批200名劳模即将返程。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上海还将迎来4批共800名劳模。

  6天前,刚刚抵达上海的首批劳模对世博会充满了期待;6天里,他们被来自世界各国的文化和高科技所震撼;6天后,他们的心中充满作为劳动者的自豪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我们的名字是光荣”

  几个小童在街上玩着古老的游戏,各家各户窗前人影闪动,旅人骑马穿过厚厚的城墙,1000多年前的北宋汴梁城仿佛活了过来……6月7日,站在中国国家馆100米长的多媒体《清明上河图》前,全国劳模、安徽淮南市凤台县路桥公司的王聚才再也挪不动步子了。“太神奇了,这样的技术以前想都不敢想哦!”

  78岁的王聚才圆了世博梦,作为首批参观世博会劳模中岁数最大的一位,他参加过抗美援朝,也曾为新中国建设铺路架桥。“60年前,我们的科学技术很落后,可你瞧现在,自己研发的高科技项目数不清。”这位老劳模骄傲地说。

  “世博之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阔视野的机会,让大家不出国门就能看到全世界。”站在城市生命馆偌大的环幕影院里,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清水河镇的全国劳模索才,被眼前的景象迷住了——孟买的异国风情、埃德蒙顿的圣诞雪景、上海黄浦江两岸的繁华喧嚣,短片带领劳模们在8分钟内飞越了整个地球。

  “如果有一天,我的家乡也能建设成这个样子……”索才想象着灾后玉树建起了高楼大厦,废墟变成了崭新的城市。

  获知全总邀请自己到上海看世博的那天,黑龙江省龙江县邮政局龙兴支局的乡邮递员邓庆安失眠了。“老激动了,几晚都睡不着觉。”邓庆安一个劲儿说,没想到他作为农民工也能当劳模,还能跟全世界的人一起到世博园里转一转。

  为了迎接劳模们的到来,上海市委、市政府特别为他们预约了一些热门场馆,上海市总工会则协调专车接送,派工作人员和医生全程陪同,并制作了活动手册、胸卡、旅游帽、雨伞及各种必备配套用具,发到每位劳模手中。这种特殊的礼遇让劳模们感到温暖,更感受到全社会对于劳动者的尊重。

  让邓庆安更为惊讶的,他胸前鲜红的劳模团代表证在“老外”眼里成了“贵宾证”。在丹麦、意大利、保加利亚等未预约场馆门前,外国工作人员看到“劳模”两个字,竟主动为他们敞开了绿色通道。“听说中国‘劳模’是很优秀的劳动者,值得敬佩。”一位金发碧眼的工作人员冲着邓庆安微笑。此时,这位朴实的乡邮递员不禁挺起了胸膛。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世博之行对劳模们来说既是一份特殊的“嘉奖”,也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知识大门。而“低碳”更成为劳模世博之旅的热门词汇。

  椭圆形车身轻巧地在障碍物间穿梭,不用燃油且全部智能操作,上汽—通用汽车馆对2030年未来汽车的展示,颠覆了陕西西安公交巴士公司职工李玲对“汽车”和“道路”的传统概念。她当了10多年售票员,整天在路上跑,吸尾气受拥堵早已成了家常便饭。“如果梦想成真,交通阻塞、空气污染、交通事故,都将不复存在。”李玲兴奋地说。

  虽然身为一名普通的公交职工,李玲觉得自己也有责任为“低碳”贡献一份力量。她总是鼓励身边的人少开私家车,多坐公交车。“石油是经济的血液,煤矿是发展的食粮,但这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我们总得给自己的后代留些财富吧。”

  走进城市最佳实践区的伦敦案例馆,西藏气象局气象台台长假拉被零碳社区的设计理念吸引了。在参观世博会的几天里,他的手机24小时不敢关机,此时的西藏已进入汛期,特别是东南部持续性下雨,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增多,都需要气象部门随时监控。

  “只要地球气候稍有异常,西藏一定‘感冒’。”假拉说,日益增多的极端天气与气候变暖有很大关系,而西藏海拔高,增温速度更加明显,雪山融化、雪线上升使曾经美丽的雪域高原正在消失。“全世界的人们都必须改变生活方式,低碳、环保不能只停留在嘴巴上,更应付诸行动。”

  “月亮船”沙特阿拉伯馆、“大花篮”印度馆、“快乐街”荷兰馆……各具特色的国家馆和城市案例馆犹如一场建筑博览会,给来自河南的劳模李江福上了一堂生动的“环保课”。“我们的建筑施工中,是否也可以吸收各国先进的环保、低碳、节能的设计理念……”盖了20多年房子的李江福仔细记录下场馆的详细介绍和设计原理,准备回家“做功课”。

  劳动成就光荣与梦想

  上海世博会向世人展示着不同国度的创意和梦想,更是各类高新科技竞相斗艳的大舞台。

  站在中国船舶馆巨大建筑的脚下,中国长城铝业公司的高级电焊技师杨红雷,一直仰着头仔细打量着底座的几根钢柱。“这个焊活真棒,简直是艺术品。”杨红雷有个“职业病”,只要看到钢结构物体,一定会伸手摸摸,研究一番。

  当听说曾经有数万名工人和技术人员参与场馆建设,才有了如此奇妙的世博园区,杨红雷赞叹道:“上海世博会是世界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劳动者的骄傲。”他认为,复杂的设计、新奇的创意令人折服,但每一个设想都需要一线工人来实现,“是广大劳动者创造了五千年的辉煌历史,更成就了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科学、技术、文明的飞速发展。”

  “中国船舶馆的原址是有着140多年历史的江南造船厂,我国第一家民族工业企业‘江南制造局’、上海第一代工人阶级都诞生在这里……”全国劳模、人称“抓斗大王”的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公司副总裁包起帆给年轻的杨红雷当起了导游。

  在包起帆的记忆里,17岁进入上海港码头当装卸工的时候,浦东岸旁只有田埂路,装卸货物只能靠人拉肩扛。如今,这片曾经荒凉的土地成为世博会展示工业成就和低碳技术的重要区域。“是平凡的劳动者让这里改天换地,变了模样。”包起帆希望青年工人多到世博园里走走,拓宽眼界,学习别人的先进科技,“任何技术都是互联互通的,如果用心,这些别人的技术在消化吸收后,都能成为自己成长的养料。”

  无论是包起帆、王军、杨红雷,还是来自不同省市的劳模们都有一个共识:劳动成就光荣与梦想,一个人只是一滴水,当学习、创新成为所有劳动者的群体意识后,必将汇聚成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创造的海洋”。

  除参观世博会外,首批200名劳模还乘坐了磁悬浮列车,登上了东方明珠,游览了新外滩,参观了位于江苏的蒋巷村等见证新中国发展的地标,并在位于江苏常熟沙家浜的全国劳模休养基地休养。6月13日,第二批劳模将抵达上海。

  “劳动模范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亿万劳动者的杰出代表,值得全社会尊重和关爱。”全总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邀请劳动模范走进世博园,一方面,为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让全社会感受到“劳动光荣,劳动者伟大”,同时,为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劳模提供充电和交流的平台,激励他们继续为国家建设、人民幸福创造新业绩。本报记者 郑莉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世博会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