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改重启 通胀压力稍息?——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金融频道

汇改重启 通胀压力稍息?

2010年07月05日 14:10 来源:证券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央行最近表示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截至7月2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72,较上个交易日大幅上涨138个基点,一举突破6.78整数关口,再次创出2005年汇改以来的新高。但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人民币升值可能会恶化我国的出口环境,影响出口增速,最终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的担忧。对此,有关专家给出了答案。

  “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得失问题,这不仅仅是在国内备受关注,在国际社会也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赵晋平在7月3日由对外经贸大学EMBA中心主办的“2010中国宏观经济论坛”暨“2010年校友联谊日”活动上表示。

  “客观来讲,随着人民币的升值,进口价格应该是下降的,一定意义上可以使得国内消费价格和生产材料价格有所下降,是控制通货膨胀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赵晋平分析指出,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宏观政策方面的因素,使我国的货币政策可以有更多的灵活性。

  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5年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序推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前我国进出口渐趋平衡,2009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已经显著下降,今年以来这一比例进一步下降,国际收支向均衡状态进一步趋近,当前人民币汇率不存在大幅波动和变化的基础。

  同时与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教授对此表示了赞同,“人民币汇率变动,按照央行再次推进人民币汇改,人民币汇率走势将是上行的,但不会是一路上行,有时上,有时下,总趋势是上行的,而且波动范围不会太大。”

  进入2010年以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CPI逐步上行,5月份CPI更是达到了3.1%,通货膨胀又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对此,王国刚表示,物价上涨不一定就是通胀,通胀的含义是指由于货币发行过多导致物价普遍上涨,不是某一种产品价格的上涨。

  王国刚指出,“目前中国价格真正上涨的准确说是两大类,第一农产品,第二资源类产品,我们不应该阻止农产品和资源类产品的上涨,而是使它们上涨的幅度在年度之间限制在人们可承受的范围内,我的观点是中国在眼下就不存在通货膨胀风险的影响。” (记者 马红雨)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