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抱团”死守IMF席位 专家称不明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金融频道

欧盟“抱团”死守IMF席位 专家称不明智

2010年09月07日 10:31 来源:国际金融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经济形势好转,欧盟决议抱团留住国际货币基金(IMF)席位。9月6日-7日,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在布鲁塞尔紧急召集欧盟各成员国财长抱团抵制美国威胁其转让IMF的席位。但专家认为,从长远利益看,欧盟如此做法并不明智。

  席位越多责任越多

  专家认为,这是欧盟一反常态不愿主动让出席位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席位的多少会直接影响IMF的融资规模和资金配置去向。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沉默不语”,是因为经济很糟糕。如今欧洲经济好转,意味着他们不需要来自IMF的资助,如果让出席位,意味着欧方提供给IMF的份子钱会随之转向新兴市场国家的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等领域,所以欧盟从骨子里不愿让出席位。

  与此同时,孙立坚表示,作为新兴市场国家,也需要冷静思考,席位越多,意味着要承担更多责任。

  应当着眼长远利益

  相比欧盟怕被“夺权”,美国主动让权也有其长远意图。孙立坚认为,美国之所以在当下选择牺牲盟友的利益有两个原因:其一,美国国债大部分掌握在发展中国家手中,如果IMF的资金不用于这些欠发达地区,一些美债持有者必定退回本国资本市场,会影响美国市场的流动性。其二,从消费市场前景看,当前财富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如果IMF的资金能用于开拓新兴经济体消费市场,美欧出口企业才能有活路。所以美国自然不愿因欧洲得罪新兴市场国家。

  从长远看,欧盟坚守席位是不明智的。虽然欧债危机逐渐化解,但欧洲经济利益链存在不可持续性。从国际大背景看,很多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一直无法解决,同时也备受国家安全、教育落后和经济转型等问题的困扰。如果欧盟能主动让责给发展中国家,IMF在资源配置中就可以重点改善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进而改善全球安全环境。据悉,IMF席位改革问题将在今年11月韩国首尔举行的G20峰会作出最终裁决。(记者 王丽颖)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